所以當時劉曄對曹丕勸道,王位只去天子一階,孫權此時只是侯爵,與江南士民事實上沒有君臣之義的。
今日既然不得已接受了孫權的投降,就算封他為十萬戶侯也好過封他為王啊,封孫權為吳王就是幫他跟江南百姓確定了君臣大義,幫他進一步穩固了統治,是為虎添翼的舉動。
要知道此時的王爵可不是后世隋唐宋明時的王爵,三國時的王爵可是能建立封國、設立宗廟的存在,就如先秦諸侯一般。
雖然稱王根本上是靠兵鋒實力,但曹丕如此輕易就授予孫權王爵,可謂是大大地幫了他一把,在政治上頗為失策。果然后來孫權打敗劉備渡過難關之后,就又翻臉不認人了。
縱觀曹丕與孫權的交手,可以說他全程被孫權戲耍,孫權只是付出了自己的一點尊嚴就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和名位上的大義。
而曹丕只是獲得了一點虛名,當然還有一定的財貨珍寶,只是這些對他這位立志統一天下的君王來說算得了什么好處呢
至于尊嚴這種東西人家孫權根本就不在乎,自建安十三年孫劉聯盟之后,他就在劉備和曹操兩家之間反復橫跳,背盟棄約、先降后叛對他來說就如家常便飯,只有曹丕天真地以為孫權請降是真心的。
一想到這些,曹丕就覺得臉上有些火辣辣的,在天下人面前自己曾反復被孫權這廝打臉,這次定要滅了東吳挽回面子。
“彥龍,傳詔,明日大軍沿水路進發,巡幸壽春。”曹丕下定決心,自己是該出發再會一會孫權了。
“諾。”
“對了,臧霸那里有異常否”曹丕心念一動,想起青徐之事不放心地問道。
孫資拱手回道“據細作回報,臧霸聞詔后雖然暗自和他的舊部多次集會,但對朝廷這些時日的詔令大致都能遵循,青徐方向的大軍基本已集結至廣陵。”
曹丕走到殿側木架上掛著的地圖面前,微微點了點頭“算他識時務,待事定之后朕還不得不對其妥善安置啊。”
孫資近前恭維道:“陛下為全君臣之義如此費盡心思,想必臧霸知道后也會感激涕零吧。”
“哈哈,若朝中臣子皆如彥龍一般公忠體國,我大魏何愁不能削平四海”
孫資聞言趕緊躬身拜道“能遇陛下這等明君,實為臣之福也,臣愿追隨陛下建不世之功。”
“好,有卿輔佐,朕無憂矣。”
魏國十余萬大軍云集江北,早有哨探報往東吳。孫權盯著最新的探報,心想曹丕既然已從許昌動身前往壽春,那么大戰打響大概就在這一月之內了。
魏主曹丕親征,可謂是來勢洶洶,不過孫權對此并不怎么擔憂,如今東吳與西蜀再結盟好,西線無憂,就可專心北面了。
其實孫權對于曹丕極有心里優勢,二人交手以來他幾乎都是處于上風,在他看來,自曹操劉備先后喪后,天下還有誰是他的敵手,曹丕他從來沒放在眼里過。
更何況他對自家將士打防御戰十分自信,不說赤壁、夷陵兩戰,就說前年曹丕三路來犯,不是也被自己擊退了嗎
孫權放下手中奏報,起身走到大殿門口,望著遠方,暗道“曹丕,孤還沒去打你的合肥,汝就又來找打了。哼,這次定要再給你個好看。”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