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殿內,待眾人添茶落座后,孫權笑道之所以留下三位愛卿,乃是因為諸葛亮在國書中問了一句目前曹丕病重我東吳是否會有所動作,對此孤想聽聽卿等的意見。
說完,又對一旁伺候的內侍吩咐道爾將國書交予三位卿家傳看。內侍領命,趕緊將國書遞給了丞相顧雍。
三人看完之后,還是顧雍先開口說道至尊,臣以為曹丕雖是病重,但生死亦是難料,現下情況不明,我等不宜妄下判斷。
孫權一邊撫須,一邊點頭,又問道伯言和子瑜是何看法
諸葛瑾看了陸遜一眼,見他還在沉思,遂先道至尊,丞相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舉,曹丕雖多日未曾上朝視事,但也不能說其一定病重,還是待細作傳回更加詳細的消息再做道理。
孫權不置可否,接著問向陸遜伯言,你以為呢
至尊,臣以為諸葛亮既然有此一問,或許是西蜀掌握了什么確切消息,且蜀使尚在,臣不信那楊明之沒有受命提及此事,故臣以為還是等下次召見蜀使之后再行計較。
孫權頷首道言之有理,就依卿所言,等再見過那楊清后再做決斷。
既然有了計劃,君臣四人也就不再議論此事,說了些其他軍國要事后這才各自散去。
入夜,明月綴空,繁星閃爍。
外面光亮照人,吳國崇離殿內也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為招待蜀國使者,吳王孫權和一干公卿重臣皆已落座,現在就等著楊清和費祎到來。
孫權平生喜好在宴席上嘲戲作樂,此刻心念一動,對群臣說道等下蜀使來時,卿等伏食勿起。群眾早已熟悉自家主公性子,心知他又要捉弄蜀國使者,皆拱手稱諾。
不一會兒,內侍進殿稟報漢使楊清、費祎已至,孫權頷首請漢使進來。
楊清和費祎入殿齊聲行禮道外臣見過吳王。
孫權起身迎道二位先生總算到了,快請入座。說罷,笑著看向二人。
二人很快發現氣氛不對,人家孫權都起身相迎了,一干東吳臣子仍坐在原位埋頭飲酒吃菜,吳國的大臣都這么囂張無禮的嗎
楊清情知不對,看見孫權似笑非笑的表情,這才明白人家孫十萬是在故意難為自己呢。
費祎也是很快明白此節,望向楊清,見他微微點了下頭,心中了然,于是朗聲說道有鳳凰飛翔過來,麒麟懂得吐哺停食,奈何驢騾無知,只是伏食如故。
這是在罵東吳群臣是驢子騾子呢。孫權君臣互相對視了一眼,均想那楊明之素有才名、眾所周知,不曾想這個費祎的才思也如此敏捷,辭鋒也如此犀利。
孫權心道若不反懟回去,豈不反被羞辱于是看向左列一位二十來歲的青年官員。
那青年明白自家主公的意思,微微一笑起身大聲說道人們種植梧桐,本欲等待鳳凰,現下有一些什么燕雀,竟也自稱來翔我等何不彈而射之,使它們返回故鄉
說完,東吳群臣哄堂大笑,均知自家一方壓過了西蜀,不少人已經得意地舉杯相賀。孫權也是松了一口氣坐回原位,好整以暇地看著楊清和費祎。
楊清見狀哂然一笑,近前兩步打量著那青年官員,只見他身長七尺六寸、少須眉、折頞廣額、大口高聲,好奇地問道不知君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