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當飛軍的大營沒有設在沔水北岸,而是在南岸與沔陽城隔河相望。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古梨部這些遷移到沔陽縣內的青羌部落都是被安置在沔水南岸。
既然是從他們中間招募軍士,將軍營設在南岸也是為了方便行事,而且這些青羌士卒多是家中的主要勞力,如今并無戰事,他們也好就近耕種勞作照顧家里。
“平參見府君。”營門外,王平率領大小將校迎接楊清的到來。
楊清趕緊將他扶起,笑道:“子均將軍,你我乃是故人,就不用這么客氣了。”
去年在南中時楊清就對王平這位日后的名將傾心結交,戰場上也曾相互配合,因此二人關系算是不錯。
“府君是上官,禮不敢廢。”聽得此言,王平神情顯然也輕松了許多,但仍舊恭敬地說道。
楊清知他性格如此也不在意,繼續說道:“子均將軍,何不為我引見無當飛軍的眾英杰?”
王平應了聲是,將身后屬下一一介紹,其實他們中的不少人楊清在南中時就已識得,前日才見過的古力扎赫然在列,老熟人古梨部第一勇士巴迪也在其中。
介紹完畢之后,王平就將楊清引進了無當飛軍的軍營,沿路行去只見整個營盤扎得極為嚴實,雖然軍士皆是紀律欠缺的羌人,但在王平這些天的訓練之下如今看起來也是像模像樣,以前楊清在南中見慣了的那種渙散景象沒有出現。
王平的將帳在營盤正中,眾人進到帳里分賓主落座,早有軍士端上茶水瓜果供眾人享用。按照計劃楊清今日還要檢閱大軍,但王平他們還須準備一番,故而先請楊清在帳中稍事歇息。
楊清也正好趁這個間隙問及了無當飛軍的現狀:“子均將軍,無當飛軍現有多少軍士?”
“目前我無當飛軍有士卒四千六百余人,預計到年末還能征召個三四千人,然后到明年開春一萬大軍就能滿編。”王平回道。
明年開春諸葛丞相就會北上漢中,到那時這位治兵大才即可親自對無當飛軍進行調教,并定下無當飛軍的統兵主將。
王平雖然是組建無當飛軍的主事之人,但現在他這個裨將軍官階不高,是做不了這支萬余大軍的主將的。不過歷史上后來王平還是因為才干和功績出眾而被諸葛亮任命為無當監成為這支部隊的主將,當然這是后話了。
明年無當飛軍能夠滿編時間上可謂是恰到好處,對于這點楊清自是明白,點了下頭說道:“原來如此,無當飛軍骨干已成、軍已有半,這也多虧了子均將軍你啊!”
“平實不敢當,這都是丞相運籌有方,我只是照章辦事而已。”王平擺了擺手,謙虛地說道。
“不知軍士訓練如何?羌兵不習官制,怕是有些不太好管吧?”楊清笑道。
王平也笑了笑,想來楊清這話是說到他心坎里去了,嘆了口氣,緩緩說道:“不瞞府君,這些羌兵多不習王化,蠻橫好斗,松散無紀,初時營中一片混亂、多生事端,讓我等將校不勝其擾。幸好經過數月的調教之后,軍士們懂得了規矩,如今勉強說得上號令一下能夠聽令而行。”
“哈哈,羌人軍士好勇斗狠、悍不畏死是他們的長處,也是他們的短處,若能做到軍紀嚴明、戎陣齊整,相信他們的戰力會上一個大臺階的。”
王平亦是贊同此話,笑著說道:“府君說的極是。”
“啟稟將軍,軍士們已在校場集結完畢。”說話間,一名校尉進賬稟道。
王平聞言點了點頭,起身抱拳對楊清說道:“府君,大軍已準備好,請府君至校場一閱。”
楊清也站了起來,扶劍看向帳內眾人:“好,那就請諸君與吾一道去看看無當飛軍的風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