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沉吟片刻,道:“回至尊,西蜀雖已下詔北伐曹魏,但諸葛亮用兵向來謹慎,故臣以為只要關中、隴西或者中原等地沒有變動牽制住曹魏一部分精力的話,諸葛亮是不會輕易出兵的。”
“那他會等到什么時候?”孫權又問道。
陸遜道:“不好說,但一年之內是怎么也要發兵的,不然大軍好不容易激起的士氣就會慢慢消散了,在這一點上諸葛亮不會想不到的。”
孫權頷首道:“西蜀那邊就要動手,我們東吳是不是也要有所舉動?”
去年他準備充分,又利用曹丕新喪的良機分兩路大軍伐魏,沒想到卻落了個虎頭蛇尾的結局,一點戰果都沒有。
更可氣的是,留守武昌的大將韓綜居然在曹休的誘導下舉家叛逃了,此事對他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今年這個年孫權都沒過好,心中一直憋著氣想要興兵報仇.現在好了,諸葛亮那邊要出兵了,這又是給了自己一個攻打曹魏的良機,無論如何也要把握住給曹叡小兒一個教訓。遌
“至尊,這次怎么也要諸葛亮那邊先動手了,我們才可趁曹魏無暇東顧之時動兵。”丞相顧雍笑著說道。
孫權也笑了笑:“不錯,這次我們東吳不能先出手了,也是該西蜀擋在前面了。哼,劉禪小兒不是在詔書中命我掎角其后嗎?那我們就遵令待諸葛亮北上關隴之后再行舉兵,哈哈哈......”
群臣也附和地笑了起來,對于季漢以大漢正統自居視自家為藩屬之事皆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當然他們也不會無聊到出言反駁,漢吳正統之事如今算是擱置爭議,不是兩家相會的正式場合,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各提各的。
待眾臣散去之后,陸遜留下來對孫權說道:“至尊,因涉及機密,剛才您問及諸葛亮何時出兵之時臣還有一句話未說。”
“哦?是何話啊?”孫權奇道。
陸遜看了看左右,孫權會意揮手讓內侍都退了出去。待殿內只剩下他們君臣二人之后,陸遜才低聲答道:“臣料諸葛亮北伐必要等上庸那邊舉事之后方才出兵,之前孟達來信,訴說投誠之意,臣料以其兩面三刀的性子,必定給諸葛亮也表示過投降的意思。遌
故而諸葛亮一定不會放過這等良機,促其舉事吸引曹魏注意之后才會正式出兵。”
孫權訝然道:“不可能吧,那孟達當年背叛了劉備,乃是西蜀的罪人,諸葛亮豈會接納于他?”
“至尊,諸葛亮知天時、通權變,不會因孟達過去之事而拒之的。”
孫權頷首道:“如此來說,孟達這廝乃是兩邊下注,不是傾心投靠了?”
“至尊,此事十分尋常,臣料諸葛亮定然曉得孟達也向我東吳輸誠了,東三郡的歸屬變數頗大,最后花落誰家還是要各憑本事。不過孟達叛魏無論如何對我們都是賺的,就看是賺多還是賺少罷了。”
孫權道:“此言有理,看來今年曹魏的熱鬧還真不少,是該讓孤出出胸中的悶氣了。”頓了一頓,又道:“伯言,你說在孟達一事上我們該如何行事?”
“至尊,臣以為我等當......”陸遜湊近了些,低聲與孫權商議起來。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