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乃當世兵法大家,眾人聽講學習都還來不及,哪還有余力發問?
堂內只有楊清這個唯一的后世之人觸類旁通,因問道:“丞相之言直讓我等如撥云見日、茅塞頓開,只是有一點清稍有不解。”石
“哦?是什么?”諸葛亮來了興趣,好奇地問道。
楊清道:“誠如丞相所言將領必須有腹心、爪牙、耳目方能真正地掌握住兵權,可是腹心難覓、爪牙難尋、耳目難養,故清不知將領主事兵權是以發乎個人之力還是源于軍中之制?”
楊清此問就是乃是為了理清兵權的掌握是依賴將領個人的能力還是軍中制度的約束,他是傾向于軍中制度的保障的,人力終有力窮時,只有形成制度才是萬事不移之法。
諸葛亮沉吟半晌,笑道:“明之所問倒是一針見血,吾只能說為將者若是智勇雙全,自當能以人力御之,若才干平平,則須依靠戎制貫之心力。”
這個答案和楊清想的一樣,但見他拱手回道:“丞相之言甚合明理,清明白了。”
諸葛亮微笑著點了點頭,又向眾人詢問是否有其他問題。眾將還是各自提了些問題,諸葛亮都一一作答,直到再無異議,今日的講武方才結束。
楊清出了講武堂高級班的學堂,正欲返回營帳休息一番,好留有精力參加下午的陣法演練,誰知衛敏突然出現攔住了他的去路。石
“衛中郎這是?”楊清不解地問道。
衛敏道:“君侯,南邊之事有了回音,請君侯到我的營帳內詳談。”
“哦?甚好!”楊清先是一驚,然后爽快地答應道。
校場附近一處營帳內,衛敏低聲與楊清交談著,他將韓沖送來的稟報盡數道了出來。
楊清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沉吟了良久,起身行了一禮:“多謝衛中郎全力照顧,如今夏侯娘子順利脫身實乃游衛府鼎力協助之功,清在此謝過了。”
衛敏哪敢受楊清如此大禮,趕緊從席上起來躬身還禮道:“君侯如此大禮可是折煞衛某了,夏侯娘子本就是為我游衛府的功績才冒著危險潛入敵巢的,該致謝的應是衛某才是,豈敢受府君大禮?”
“哈哈,衛中郎,你我之間就不必互相謙讓了,此次功德圓滿都是眾人通力合作之故,你我就對各自的屬下自行嘉獎吧!”楊清開懷笑道。石
衛敏也笑著回道:“君侯說的極是,此番偽魏高級校事青雀及其團伙悉數被擒殺,是該大力封賞有功人員啊。”
楊清點了點頭,又和衛敏說了會兒話,這才告辭離去。剛出營帳,就有一中年文士與他擦肩而過徑直進入衛敏的營帳。
楊清見他袍服緊裹看不清容貌,好奇地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透過帳簾縫隙瞧見此人躬身對衛敏行禮道:“屬下郭模見過中郎。”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