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陳倉魏軍的兵力雖然只有三四千人,但偽魏雍州刺史郭淮在此把守,其人也是一名良將,我等在上邽時就已領教過他的厲害,想要擊敗他也是不易。
三來,陳倉雖小,但卻是一座堅城,狹窄的地形不利于大軍展開,那么我軍的優勢兵力就無法發揮出來。
最后,我軍縱然出兵最快也要在一兩個月后,那時已是寒冬時節,將士們翻越秦嶺北上進兵也將更加疲憊。”
“那依汝之見,我軍還要攻打陳倉否?”諸葛亮聽完問道。
關興思忖了片刻,回道:“某以為陳倉固然要打,但不應以破城為首要目的,而是應該圍城打援,以陳倉作為誘餌吸引東面的魏軍過來,然后再趁機埋伏吃掉偽魏的援軍,如此一來就比強攻堅城來得輕松了。”
“嗯,圍城打援的確是一計妙招。諸位覺得呢?”
一直未說話的高翔說道:“丞相,安國的圍城打援之策雖妙,但這樣一來就必須要強攻陳倉迫使曹真感到情況危急。
然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不是拿人命去填就是要長久圍攻,如此一來我軍的兵員和糧草壓力就很大了。”
高翔一說完,關興也覺得這的確是個不小的問題,圍城打援就與小打一場的初衷有所違背,目前的國力還不允許大漢在一年之內發起兩場大戰。
可是,關興一時之間又想不出別的法子來完善自己的圍城打援之策,只好低下頭去苦思別的計謀。眾人也無其他妙計,皆不發一言,埋頭沉思起來。
諸葛亮見廳內氣氛變得有些沉悶,朗聲笑道:“諸位不必心急,眼下時間尚早,東吳那邊還沒正式打起來,我等也無需慌張。
我還是那句話,此番出兵首在盡盟友之責,牽制關中魏軍,其次才是破敵、殲敵。故而,諸位可放下包袱,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我們不是一定要在今天就議出個結果的。”
眾人聞言神情為之一松,這時久未出聲的姜維開口說道:“丞相,維以為我等的目光可不局限在渭水一線,扶風郡以北的安定郡眼下已在我手,是否可以讓坐鎮安定的吳府君領兵出擊,與我漢中兵馬南北共進。
如此一來,曹真等人將會更加顧此失彼,到那時我軍破敵的機會也會更多。”
“善,這不是又想出一條計策來了么?”
諸葛亮先是稱贊了一句,然后又微笑著對姜維道:“只是伯約,汝此計雖然天馬行空、氣勢宏大,但安定兵馬負有監視北地之責,暫時還不能輕動。不過此計也是一個選擇,若時機合適,可以施行。”
“是。”
雖然諸葛亮沒有采納自己的計策,但姜維并未感到失落,虛心地施了一禮。
見眾人的情緒似乎都調動起來,諸葛亮又問道:“何人還有妙計?”
“丞相,楊明之素有奇謀妙策,何不遣使詢問一下他的看法?”剛才姜維說到了安定,趙云一下子就想到了楊清這個雍州刺史,遂建議道。
諸葛亮頷首道:“也對,明之、文長雖在籌備攻涼戰事,但他二人乃我朝名將,是得聽聽他們的意見。”
側頭看向胡濟道:“偉度,代我擬兩道書信,派人送去隴右問問明之和文長的意見。”
“諾。”胡濟連忙應道。
見眾人似乎也想不出別的計策,諸葛亮接著道:“也罷,今天就議到這里吧,諸位回去之后若有妙計,隨時可來找我。”
“謹遵丞相之意。”
眾人齊聲領命,各自散去。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