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已收到稟報,回到營中復為騎兵的軍士越來越多,只要再等片刻,待上千精騎加入戰場就能徹底擊破漢軍,贏得最后的勝利。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就在曹真以為大局已定的時候,一陣急促高昂的號角聲從東面傳來,魏軍聽到猶如魔音入耳,心神沮喪,高漲的氣勢為之一遏,反之漢軍聞聽則似仙樂飄來,備受鼓舞,低迷的士氣為之大振。
“兒郎們,隨某鑿穿敵陣,增援刺史。”
來者正是張嶷帶領的三千騎兵,他們并未從北城前往西城支援,而是直奔南城從魏軍身后殺入。
魏軍都在正面與漢軍拼殺,焉能抵擋馳奔而來的三千漢騎,一時間眾魏兵被撞得人仰馬翻,生生被漢軍殺出了一條血路。
“可恨,蜀騎果然還是趕來了。唉,就差片刻,就差片刻某就能徹底擊敗楊清,這真是天不愿我獲此大功啊!”曹真扶著城墻仰天長嘆。
與曹真兀自懊惱功虧一簣不同的是,楊清則是喜不自勝、激動萬分,他見張嶷他們已將魏軍整個陣勢沖得七零八落,當即傳令眾軍全線反擊,與騎兵南北并進,奮力將魏軍殺退。
一場激烈的大戰直到天明方才結束,楊清他們與張嶷的騎兵合力將魏軍殺退之后從容撤離。魏軍廝殺半夜,死傷不少,且早已是精疲力盡,無力再追,曹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漢軍朝西面退去。
漢軍行了十余里,走在中軍的楊清見魏軍尚未追來,遂傳令眾軍停下歇息,并趁機召集眾將過來議事。
“休然,我軍還剩下多少人馬?”
柳隱嘆氣道:“回使君的話,末將剛才粗略清點了一番,大概還有八千多人。”
“只剩下八千多人了?”
楊清驚訝過后悲嘆道:“唉,想不到這一仗我們竟折損了近五千人,就連安陵城也被魏軍奪了回去,真是恥辱啊!此次戰敗皆某之過也!”
“這怎能怪使君一個人呢?我等也有責任,全然沒有料到魏軍會連夜從東城發起突襲,以致于應對不及。”
柳隱說完,眾人也紛紛自攬過錯。楊清見眾將能夠齊心協力,心下大感欣慰,頷首微笑道:“我等自出兵以來連戰連捷,難免會心生大意,但以后對此要務必警醒,魏軍中也有許多能人,也有不少智謀之將。
這回我等只犯了一點錯,就被曹真那廝抓住了破綻,給了我們一記重擊,雖說昨晚一戰魏軍也損傷不少,但安陵城終歸是丟了。
我們原本想在安陵堅守到丞相他們趕來,如今卻只堅持一天就失守了,如此一來我們以前的策略就必須做些改動了。”
“敢問使君,如何改動?”張嶷問道。
楊清沒有立即回答,盯著攤在草地上的輿圖思索起來。半晌后,他面露微笑,顯是已有了策略。
“傳令大軍,開拔啟程,轉道西北,直奔涇水。”楊清環顧眾人,朗聲說道。
眾人聞言吃了一驚,想不明白為何不繼續往西撤,反而折去涇水。張嶷開口問道:“使君,我等轉去涇水是什么用意?”
“兵貴神速、事不宜遲,魏軍很可能馬上追來,我們得趕快轉道,等到了涇水西岸,吾再與汝等言說。”楊清并未立即回答,催促著眾人立刻啟程。
安陵離涇水不過二三十里,漢軍加快腳步,只一個時辰便已趕到。楊清一面叫人收攏船只搭設浮橋準備渡河,一面派出斥候探查魏軍動向。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