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曹真仍在苦思破局之策的時候,又有幾匹探馬從東面馳來。
“報,啟稟大將軍,邊將軍已領騎兵先行趕回,還有一天就能抵達池陽。”
曹真聽了大喜,笑道:“哈哈,真是瞌睡來了枕頭,想什么來什么,邊豹即將率領騎兵返回,吾當無憂矣!”頓了一頓,接著問道:“那閻和人呢?”
“閻將軍統領步卒阻擋蜀騎騷擾,緩行隨后。”探馬頭子回道。
曹真頷首道:“嗯,某知道了,汝等去吧,再探再報。”
“諾。”探馬頭子抱拳領命,帶著屬下又朝來路復去。
曹真轉身對鄧恩道:“汝領著騎兵前往池陽,與邊豹合擊楊清,若能破敵,自然最好,若不能破,則將其向北驅趕至百里之外,然后再率軍返回。”
“得令。”
鄧恩連忙答應,旋又問道:“那大將軍你呢?”
“某當統領步卒返回長安抵擋諸葛亮大軍進犯,先憑借堅城挫其銳氣、耗其糧草,等汝與邊豹率軍返回,再調動諸處兵馬與諸葛亮決一死戰。
若能一舉將其殲滅,則西蜀可亡,若不能,也要將其重創,徹底擊退蜀軍這次進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鄧恩聽完曹真這個絕妙的構想,當即興奮不已,拍著胸脯保證道:“大將軍放心,末將定會以最快的時間擊敗楊清這支敗軍,與邊將軍一起迅速回援長安。”
“好,有此決心,何愁蜀賊不破啊?”曹真也深受感染,振奮地說道。
于是這支方才渡過涇水不久的魏軍當即一分為二,騎兵在鄧恩的帶領下向池陽追去,步卒則在曹真的統率下重新返回西岸。
正當涇水東西兩岸熱鬧非凡的時候,南邊的渭水也不遑多讓。宋家渡乃是槐里縣內一處僻靜的渡口,因毗鄰宋家村而得名。
此刻這處平常少有人過河的渡口忽然變得人聲嘈雜起來,上萬軍士正整齊有序地通過浮橋前往渭水北岸。一位身披鶴氅、手執羽扇的中年文士則站在岸邊欣賞著四周的風景。
這中年文士自然就是當今大漢丞相諸葛亮了,昨日他根據當前的形勢終于下定決心不去攻打長安,而是轉道北上、渡過渭水去堵曹真大軍。
當然為了迷惑敵軍,他還是命令偏將黃襲率領三千軍大張旗鼓、廣造聲勢,扮作主力大軍繼續向長安進發。
現在萬事俱備,就等與楊清那邊發來曹真確切位置的消息,可是誰知昨日他竟無一絲消息傳來,這可有違兩軍每日都要通傳訊息的約定。
“丞相,楊使君那邊終于有消息了。”楊儀從遠處快步走來,開口說道。
諸葛亮聞言連忙轉身問道:“明之他們現在究竟是何情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