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蜀軍殺來了!”
“敵襲、敵襲!”
“快上馬、快上馬!”
突然殺來的漢軍騎兵讓一眾隊列雜亂、去甲下馬的魏兵驚慌不已,他們大多數人正在安營扎寨,兵器和坐騎都放在一邊,赤手空拳焉能與奔馳而來的騎兵相抗?
邊豹早已驚得愣住,兀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叫道:“怎會如此?怎會如此?哪里來的蜀騎?”
鄧恩雖然也是大為震驚,但他還算鎮定,很快就發現了漢軍騎兵隊伍里高高舉起的將旗,指著前方叫道:“是楊清,邊兄,是楊清那廝!”
“楊清?楊清怎會在此?他不是逃回安定去了么?怎么會在此地出現?”邊豹聞言心中的驚慌更甚。
鄧恩急道“老兄,現在不是計較楊清這廝為何出現在這里的時候了,你我還是快領著軍士上去抵擋吧。”說罷,不再理會邊豹,打馬向自己部眾聚集之地奔去,催促著他們趕快上馬迎戰。
邊豹這時總算也回過神來,親自帶著披掛還算齊整的數百騎沖了上去,他要身先士卒激勵眾軍士氣,為正在過河的士卒爭取時間。
“眾位兄弟,隨某沖殺上去,擊破魏賊!”漢軍隊伍中,楊清也是親自帶頭沖鋒,不住地喊話鼓舞士氣。
他是在一個時辰前領著三千漢騎趕到此地的,為了趕在邊豹等人之前抵達涇水岸邊,他只讓將士們在中途歇息了一次,其余時間都在馬不停蹄地向南奔馳。
所幸眾軍的辛苦沒有白費,提早埋伏在附近的樹林中,以逸待勞,突然殺出,成功地實現了擊敵于半渡的計劃。
騎兵飛馳向前,數里之地,轉瞬即至。一眾魏軍尚在驚慌失措之際,三千漢騎如虎入羊群,勢不可擋,直殺得西岸的魏軍潰不成軍,連連后退。
縱然邊豹、鄧恩有心竭力組織部眾抵御,但此刻兵敗如山倒,眾軍毫無陣列,各自為戰,他二人雖拼死不退也只能是徒勞無功。
一眾魏兵為了活命,皆紛紛往浮橋逃去,想要回到東岸遠離刀鋒。然而浮橋上面早已站滿了人,眾軍你推我攘,一時間落水者無數。
這些都是被動落水的,還有部分魏兵為了躲避漢軍的追殺,竟主動跳入說中,想要游到對岸去。
可此時已是寒冬臘月,涇水雖未結冰,仍舊寒冷刺骨,眾魏兵落入水里倒有大半淹死,只一二身體強壯、熟悉水性之人僥幸游到了東岸。
東岸的魏軍見西岸死傷慘重,皆是心急如焚,有心想要放箭支援,可涇水頗為寬闊,箭矢到不了對面,無奈之下他們只有盡力接應浮橋上的袍澤趕快回來。
就在這時,但聽上游水浪巨響,似有船只開來。眾魏兵尋聲望去,這不看還好,一看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哭爹喊娘。
只見二三十艘火船從上游沖了過來,時值隆冬,西北風急,借著風力和水力火船如利箭一般向魏軍不久前才搭好的浮橋撞去,片刻后火光熊熊,整座浮橋皆在烈火中。
浮橋上的魏兵不是跳入水中淹死,就是來不及躲避被大火燒死,一些幸運兒抱著散落四方的木板暫時得活,然而他們也并未高興太久,上游又沖來十來艘船,雖未著火,但船上持槍拿弓的漢軍卻是更加可怕。
吳缺站立在座船的船頭,指揮臨時組成的水軍給予水面的魏軍以最后一擊,漢軍居高臨下自是一邊倒的屠殺,眾魏兵上天無門、下地無路,不到一會兒就已死傷數百人,鮮血將江面染紅,在殘陽的映照下格外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