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離大將軍最近的兵馬就只有我們了,因此我們手里的六千兵馬絕不能再遭到重創,務必要保全戰力,以備將來戰事之需。汝明白么?”
“是,卑職明白了。”
閻和又道:“汝再去替我傳一道命令,讓眾人速來大帳議事。”
“諾。”這校尉躬身應道。
閻和召集手下人自是為了商議如何應對張嶷他們來了援軍這一變化,如今雖然大雪封天將河水凍成了堅冰,可讓大軍從冰上過河,但難保哪天氣溫升高冰融雪化,到那時魏軍可就更難過河了。
目前安陵戰事緊急,曹真急需援軍,閻和他們不敢在這里久待,是以眾人商議過后決定改變過河位置,趁漢軍不備從別處過河。
然而閻和等人的想法雖好,但張嶷早已料到魏軍會尋找另外的過河地點,因此他往上游和下游都撒出了大批斥候,一旦發現魏軍有移營的跡象,他也會率軍跟過去阻擋。
就這樣在張嶷的嚴密防范之下,閻和大軍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過河時機,只能待在原地按兵不動。
涇水這里的戰事暫時消弭,而漢魏兩軍在安陵那邊也成了僵持之態。自從魏軍澆冰固城后,漢軍在有意放水之下又攻打了兩天。
這兩天里魏軍一改之前防守起來頗為吃力的態勢,抵擋漢軍攻城不能說輕松至極,至少也算得上游刃有余。曹真眼見己方頂住了了漢軍的攻勢,心下大定,現在只等援軍到來實現反敗為勝了。
郿城內,戴陵看著曹真的親筆信沉默不語,愣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
良久后,他才抬起頭來對堂下的信使道:“既然秦將軍那邊已經領命準備妥當了,某這里也會按照大將軍信中之意行事的。”
“是,如此小的就先行回去復命。”信使見目的達成,遂躬身拜辭。
待信使離去后,費曜起身來到一側的木架地圖前,將郿城、武功、陳倉、長安、安陵五個地方依次點出,又看了看曹真的命令,不斷思索著整個戰局形勢。
“大將軍讓我等暫時棄守郿城、陳倉、武功三地,聚攏兵力先解安陵之圍,然后再與諸葛亮大軍決一死戰,待擊退蜀軍后再回來收復三地。
這個計策的確是魄力非凡,但也風險極大,若不能戰勝蜀軍,則三地恐不復我有啊。”費曜暗暗想道。
他適才之所以久久未能領命,就是在擔心這一點,害怕郿城、陳倉、武功三地一丟日后就很難收復了。
但他又轉念一想:“不過長安和大將軍的安危才是關中的根本,絕不能有失,以當前的形勢來看回援解圍是非做不可了,至于以后之事誰又能料得到呢。
既然大將軍把一切都謀劃好了,出了什么問題自有他擔著,我只須遵令行事即可。”
想到這里,費曜心中的疑慮擔憂盡數消散,當即喚來麾下將校部署軍令。
幾乎與此同時,陳倉的郭淮、武功的秦基、長安的顏斐都收到了曹真的命令,他們也在調兵遣將開始按照既定計劃動了起來。
魏軍在渭水一線的異動沒有瞞過漢軍的眼睛,陳倉城外的趙云第一個得到消息,當即派出快馬向諸葛亮稟報此事。
諸葛亮得知此事后立刻就反應過來曹真已然中計,正在按照自己等人所設想的那般行事。
既然曹真已經入套,他也就要有所應對,旋即召來眾將受領任務,準備實施下一階段的行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