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道:“看樣子蜀軍就隱匿在城中,四門大開就是為了引誘我軍進城?”
“不是說蜀軍只有兩三千人么?他們這點兵力憑借城墻堅守都不一定能守住,也敢在城中設伏與我軍打巷戰?”司馬懿仍感詫異。
曹真一時間也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望著洞開的城門尋思是不是先派一支小股部隊進去打探一番,就算里面真的有埋伏也無損全局。
就要依這個思路下達軍令,忽聽一旁的費曜指著對面的城樓驚呼道:“大將軍,快看,諸葛亮。”
曹真順著他的手指望過去,但見城樓上閃出一個頭戴綸巾、手持羽扇、身披鶴氅、飄然若仙的中年男子,赫然就是之前在安陵遙遙望見過的諸葛亮。
“諸葛亮?”曹真同樣大吃一驚:“諸葛亮竟然沒有隨蜀軍主力撤往武功,而是親自領兵斷后,這可真是奇哉怪也!”
司馬懿同樣震驚不已,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諸葛亮,雖然只能隱約看見個輪廓,看不清諸葛亮的面容,但見其身姿瀟灑、舉止有度,也不禁微感心折。
此時兩個小童將一張琴擺在了諸葛亮的面前,然后一個捧寶劍、一個執麈尾,左右侍立。諸葛亮憑欄而坐,焚起檀香,片刻后一道琴聲從城頭上飄落而來。
三人側耳靜聽,只覺琴聲清凈悠遠、婉轉連綿,猶似在平靜的湖面上蕩舟劃槳,閑適愜意,如沐春風。
隔了一會兒,琴聲卻陡然一變,高蕩起伏,鏗鏘有力,宛如身處金戈鐵馬的戰場,殺意凜冽,驚心動魄。
“仲達、公明,諸葛亮在城上故弄玄虛、裝神弄鬼,其中必有深意,不知二位有何高見?我軍是殺進城里還是繞城別走?”曹真問道。
費曜道:“大將軍,諸葛亮素來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里面必有埋伏,諸葛亮在城頭現身,就為了引誘我軍殺進城去,我軍若真的入城,則是中其計也。
曜以為不如留下步卒在此牽制,騎兵繞城西去,追擊蜀軍主力要緊,待擊破蜀軍主力,再回來擒殺諸葛亮也不遲。
“仲達以為如何?”曹真微微點了下頭,又向司馬懿問道。
司馬懿道:“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諸葛亮熟諳兵法、通曉韜略,焉知他不是在玩弄虛虛實實的把戲?
大將軍,這周至城會不會就真的是一座空城,諸葛亮搞這些名堂出來就是為了故意誤導我們,讓我們以為眼前的周至不是空城,如此一來我們就反中他的疑兵之計了。”
“諸葛亮向來詭計多端,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曹真沉吟片刻,道:“這樣吧,仲達,汝引本部兵馬先去追趕蜀軍主力,吾與公明留在這里發起試探攻擊,畢竟諸葛亮乃偽蜀最為重要的人物,眼下既有擒殺此賊的機會我等也不能輕易放過。”
司馬懿也覺這樣做兩手準備甚為合適,點頭答應道:“如此也好,那懿就先行一步了。”說罷,便領著一萬精騎繞至西城往武功方向疾馳而去。
曹真和費曜則調動兵馬,準備派遣兩千騎兵入城發起一次試探進攻,若城里蜀軍果真不多,則讓剩余兵馬壓上,趁機奪取城池,擒殺諸葛亮。
諸葛亮見魏軍按照自己設想那般一分為二,一部留下,一部西去,終于放下心來,手上動作放緩,琴聲又變得悠揚悅耳起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