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等一會兒孫權在祭天這個最為神圣的時候還有僭越之舉,他必定不會再坐視不理,定要站出來加以指責和糾正。
「就算拼著性命不要,也要維護漢室正統的尊嚴。」陳震暗暗下定決心。
過得一會兒,顧雍從席位走了出來,首先代表群臣躬身朝孫權奏道:「吉時已到,還請至尊登壇祭天,登極帝位,昭告天下。」
「請至尊登壇致祭,即帝位!」接著,陸遜等人齊聲附和。
在群臣的奏請下,孫權緩緩向祭壇走去,一步一步邁上臺階,此時的他本該全神貫注、膜拜上天,卻忽然想起來了兩位故人。
「曹孟德、劉玄德,你們看到了么,我孫權今日終于成就帝業,再也不會低你們一頭了。
至于你們的后世子孫才干皆不如你二人,絕非我的對手,我會挨個將他們收拾掉,咱們三個互相爭斗多年,可終究還是我孫權笑到了最后,這可真是命數使然啊!」
這般想著,孫權慢慢登到了壇頂,從早早等在那里的陳化手中接過祭文,激動地高聲讀道:「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漢祚衰弱,普天弛絕,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睿繼世作慝,y名亂制。
權生于東南,遭值期運,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辭行罰,舉足為民。群臣將相,州郡百城,執事之人,咸以為天意屬吳,人心歸順,氣數東南,翹首以盼。
休徵嘉瑞,前后雜沓,歷數在躬,不得不受。權畏天命,不敢不從,謹擇元日,登壇燎祭,升即帝位。惟爾有神饗之,左右有吳,永綏天極。」
祭文讀罷,壇下陳震暗自舒了口氣,孫權這篇即位詔書還算符合規矩,幾乎沒有什么僭越違制的話,看來東吳眾人還是曉得輕重的。
雖然他們在旌旗儀仗這些事上肆意妄為,但在最重要的祭天文書上卻還能保持克制,如此一來就避免了一場爭端,這令陳震的神情輕松了許多。
陳震不知道孫權這篇即位詔書何止是保持了克制,與原本歷史中的文章相比簡直是給足了季漢的面子。
原先歷史孫權的即位詔開篇就說漢祚已絕、氣數已盡,上天已經拋棄了大漢,因為四海無主、皇帝位置空懸,他孫權不得已之下才答應群臣百姓所請即皇帝位的。
如今孫權既沒有在祭文中稱皇帝,說到氣數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時,也只是模糊地提了一句漢祚衰弱,與原本歷史相較已經委婉許多、讓步許多了。
不過這也不是因為孫權心善,實是此世季漢實力大為增強的結果,如果沒有過硬的實力,就算楊清想出的這個兩全之策再精妙,恐怕也無法阻止孫權即皇帝位。
祭天已畢,顧雍率眾官恭上璽綬,孫權接過捧于壇上,又受群臣八般大禮,正式登了帝位。顧雍再引大小官僚來到壇下朝拜,眾人山呼萬歲,聲震寰宇。
接著,陳震這位大漢使節以及一干蠻夷君長、百越渠帥先后奉上禮物表示祝賀,孫權命大鴻臚裴玄一一受了,并當場賜下回禮。
眾人山呼再拜,武昌南郊一片歡聲雷動。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