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正在公房內批閱公文,忽聽屋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很快秦匡便出現在門口,但聽他氣喘吁吁地說道:「啟稟使君,成了,鐵器坊那邊成了。」
「什么?你是說馬鐙和馬鞍都做出來了?」楊清聞言大喜,霍地一下站了起來,急切問道。
秦匡道:「正是,叔齊他們已經趕過去了。使君,咱們是
不是也趕去看看?」
「去,當然要去,不過還是那句話,一定要,注意保密。」
秦匡道:「使君放心,我之所以第一時間通知叔齊,就是好讓他提前去做準備。」
「嗯,事不宜遲,叫上德茂,咱們這就過去。」
秦匡道:「諾,馬已在府外備好。」
很快,楊清、秦匡、周興等數十人騎著快馬趕到了城西二十里外的一座深山里,此地從山腳到山腰修建有大大小小的屋舍數十間,又有一隊五百人左右的軍士將此山圍得嚴嚴實實,來往巡邏,看守極密。
這里正是雍州刺史府治下最神秘的一座鐵器坊所在,除了曲轅犁和新式翻車在這里生產之外,楊清也將鐵質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的研制交由這座鐵器坊實施。
鐵質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可以大大地增強騎兵的戰斗力,有了這兩大騎具利器,騎士的雙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整個身體會變得更加靈活和平衡,揮砍劈刺等動作也會做得更加輕松。
不過這兩大騎戰利器雖然厲害,但實際做出來卻是不難,之前之所以沒有發明出來,只是因為人們沒有想到這方面去罷了,一旦有先例出現,其他人隨便看幾眼就能學會。
楊清正是顧忌這一點才沒有在第一時間把這兩大利器搞出來,畢竟以前季漢這邊戰馬不多,騎兵的規模遠不如曹魏那邊大,若是太早把鐵質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發明出來,反而會助長魏軍騎兵的戰斗力,于己不利。
現在好了,因為占據了隴右和涼州,季漢再也不用擔心馬匹問題,整個漢軍騎兵的規模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目前光是楊清和魏延手中就有騎兵不下一萬,若是加上胡騎,數量可達兩萬以上,且這個數目一直還在增加之中,假以時日,雍涼兩地的騎兵將會在三萬左右。
再加上楊清判斷下一次北伐季漢和曹魏將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主力會戰,很有可能會決定關中的歸屬,因此他認為現在也是時候把鐵質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這兩大利器給做出來了,相信到時候一定會給魏軍一個巨大的驚喜。
「使君請看,這就是鐵質馬鐙和高橋馬鞍。」半山腰最中間的工坊內,吳缺指著石桌上的兩個物件說道。
楊清端詳許久,見是記憶中的模樣,大喜道:「好,就是這個樣子,總算給做出來了。」轉過身來,指著面前的幾個工匠道:「伯正,大賞他們。」
「諾。」秦匡拱手應道。
為首的工匠躬身拜道:「多謝使君賞賜,我等愧不敢當,若非使君給了圖紙,我等也不能這么快就做出來。」
「哈哈,我那圖隨便畫的,其實畫的不好,還是你們經驗豐富,這么快就能做出來,不必謙虛了,賞賜都是你們應得的。」
幾個工匠齊聲道:「多謝使君。」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