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沔陽城外的西潭山格外熱鬧,從天亮之后附近的百姓就發現官道上的快馬絡繹不絕地馳來馳去,似乎再也沒有斷過。
百姓們心中好奇,相互打聽發生了什么大事,在得知是諸葛丞相返回漢中后,皆向西潭山上投去了崇敬的目光。
丞相府和中軍大營設在西潭山上已有兩年,周遭百姓早已將此山視為漢中最為神圣的地方,之所以如此倒也不全是天性崇拜上位者的緣故,實是因為諸葛亮愛民如子、施行仁政,漢中百姓受益良多,再加上駐扎在附近的漢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百姓們更是打心底里尊敬。
馬謖在十余人的護衛下疾馳趕到山腳,待守山校尉驗過身份之后又快步向山上走去,他從南鄭趕來,連沔陽縣城都沒有進入,直接繞道來了這里。
馬謖身為相府參軍、漢中太守,自是知道諸葛亮抵達漢中的日子,他本想提前幾日趕到沔陽迎接,但因郡里突然發生了一樁貪污弊案,這才不得不留下處置。
待處理完一干人犯之后,馬謖當即向沔陽飛馳而來,然而他緊趕慢趕,終究還是晚了半日,沒能在今天上午出現在西潭山下和向朗、高翔、姜維等人一起迎接諸葛亮。
既是誤了時辰,馬謖自是萬分心急,恨不得立刻就爬到山上面見諸葛亮,經過這些日子的思索,他心中對下一次北伐已經有了一個謀劃,急于見到諸葛亮一吐為快。
只可惜山上只能步行,不然騎馬疾馳馬謖只須片刻工夫就能進入府營,心里也就不用急得像火燒一樣難以忍受了。
諸葛亮曾經下過命令,府營重地,除了傳遞緊急軍情的使者,其他人沒有十萬火急之事不得騎馬上山,以防驚擾軍心。
馬謖此來一為面見諸葛亮,二為獻計北伐,事雖重要,但并非十萬火急,自是不能騎馬上山,所幸他這兩年勤練武藝,身體壯實不少,這點山路對他來說倒也算不得什么,僅用了一刻鐘便已進入府營。
「丞相。」
諸葛亮正在與向朗等人說話,忽見馬謖到來,心中甚喜,笑著說道:「是幼常啊,早上還聽巨達公說你仍在南鄭那邊處理郡事,不想這么快就過來了。」
「昨日謖將事情處置妥當后連夜趕來,不想還是錯過了迎接丞相,失禮之處還請丞相責罰。」馬謖躬身拜道。
諸葛亮哈哈一笑:「公事為大,幼常何罪之有?汝來得剛剛好,快入坐吧,吾正想聽聽漢中最近是何情況。」
「諾。」
馬謖落座后隨即把漢中政事簡要地說了,諸葛亮聽到漢中今年的錢糧、人口較去年有所增長,心中甚是高興,不由地稱贊了馬謖幾句。
當眾受到表揚,馬謖自是激動非常,準備趁熱打鐵把自己關于第三次北伐的想法道出,以便獲得諸葛亮更大的贊許。
自從楊清手中接過漢中太守一職后,馬謖宵衣旰食、勤于政事,將漢中郡事打理得井井有條,有力地保障了季漢第二次北伐的軍需供給,沒有辜負楊清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礎,贏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以致于他之前在救援東三郡一役中暴露出來缺乏實務經驗的不好印象也扭轉了不少。
盡管在漢中太守任上功勞卓著,但馬謖并不滿足于此,他心心念念的還是想到北伐前線建功立業,畢竟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