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西潭山府營。
諸葛亮也收到了曹叡下詔出兵、曹真率軍西來的消息,盡管魏軍號稱三十萬,一副來勢洶洶的樣子,但應對的計策早已在去歲擬定,眼下漢中眾軍正按照既定方略緊守各處關隘,枕戈待旦,嚴陣以待,隨時痛擊來犯之敵。
「丞相,鎮東大將軍的回信到了。」胡濟快步邁進公房,將手中書簡遞上。
諸葛亮正站在地圖前思索抵御魏軍進犯的具體細節,聞言立馬轉過身來,欣喜地說道:「這么快?希望這一次正方兄能夠明白事情輕重,顧全大局,率軍北上。」說罷,接過回信看了起來。
正在屋內右堂整理機密文牘的楊儀也對李嚴的回信十分關切,緩步走了過來,見諸葛亮越看眉頭越緊皺,輕聲探問道:「丞相,鎮東大將軍怎么說?可答應率領兩萬江州軍到漢中支援?」
「唉,你自己看看吧。」諸葛亮將書簡遞到了楊儀的手中,輕嘆了口氣。
楊儀接過飛快地瀏覽起來,片刻后合上書簡交給胡濟,帶著憤怒不已的語氣說道:「丞相,鎮東大將軍這是什么意思?
您已經向朝廷表奏他為驃騎將軍了,他竟然還不滿足,又在信中旁敲側擊、話里有話,說什么曹魏大臣司馬懿和陳群有著開府的權力,他這分明是想和丞相一樣開府治事啊!」
「是啊丞相,鎮東大將軍也太過分了,值此魏軍大舉來犯之際,他竟然趁機挾勢要權,如此不顧大局,置國家生死存亡于不顧,實在是令人心寒啊。」剛看完回信的胡濟與楊儀一樣,對李嚴趁機謀取私利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慨。
諸葛亮輕輕搖動羽扇,回到位置坐下,端起幾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緩緩說道:「按照朝廷規制,除了丞相、太傅、三公、大司馬、大將軍確定可以開府之外,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這些將領的確也有資格開府,李正方委婉地提出開府治事倒也應該。」
「可是丞相,這些官員是否真的能開府終究還是要看皇帝的意思,若皇帝不準,就算朝廷有規制,也無法開府治事。
鎮東大將軍盡管即將升任驃騎大將軍,但若無陛下的明詔,他同樣是不能開府的。」楊儀道。
胡濟點頭附和道:「不錯,天子之所以會準許臣子開府治事,往往是因為重臣功勛卓著,這才準許開府以示隆恩。陛下即位之初詔許丞相開府,也是因為丞相多年來為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
鎮東大將軍雖然也是國家重臣,為朝廷鎮守江州這個東大門多年,算得上盡忠職守,但這些年終歸沒有立下什么大功,又有何資格向朝廷請求開府治事呢?鎮東大將軍此舉擺明是在和丞相爭權啊。」
「唉,同我爭權倒在其次,李正方這么做主要還是不放心率軍北上后江州的歸屬,他是怕我趁機收回江州的鎮守大權啊。」諸葛亮苦笑著說道。
楊儀拱手說道:「丞相所言極是。兩個月前永安都督陳到將軍因病去世,如今又要抽調兩萬江州軍北上,李嚴將軍擔心朝廷會在這個時候對江州、永安做出人事變動也屬正常,但這并不是李嚴將軍趁機伸手要權的理由。
丞相,卑職以為絕不能答應李嚴將軍這個無理要求,必須以強硬的態度予以駁斥,嚴令他迅速率軍北上,否則就要治他個違抗軍令、貽誤軍機之罪。」
「卑職贊同楊司馬的建議。」胡濟道:「丞相,您表奏李嚴將軍升任驃騎大將軍已經是力排眾議、委屈求全了,絕不能讓李嚴將軍得寸進尺,不然的話,恐眾將不服、軍心震動。」
上半年,季漢朝中不只是折損了永安都督陳到這位老將,丞相府長史張裔也在三個月前因病去世,參軍蔣琬接任留府長史一職,而楊儀這位資歷、功績不輸蔣琬的人才也在同一時期順勢升任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