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們都準備好了么?”
狐忠回道:“都準備好了,將士們隨時可以開拔。”
“那就好,只要朝廷的詔書一到,咱們就立即率軍北上,免得諸葛孔明又派人來催。”
三日后,朝廷使者到達江州當眾宣詔擢升李嚴為驃騎大將軍,李嚴受領詔旨后的第二日便率領兩萬江州軍向漢中趕去。
此外,這一次與李嚴一并升官的還有季漢朝中最大的吉祥物劉琰,他也從征西大將軍升為車騎將軍,繼續保持著軍中二號人物的地位。
之所以劉琰也升到了位比三公的重號將軍,主要還是托了李嚴的福,因為只擢升李嚴一人未免顯得此番政治交易太過刻意,為了減少朝中非議,諸葛亮也就順便讓劉琰這個老資格一道升官,畢竟劉琰雖然只是隨軍諷議,但他人終究在漢中前線吹風冒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從江州北上漢中沿途多水路,是以李嚴大軍沿途星夜兼程,不到半個月就已趕到漢中。此時曹真大軍也早已抵達長安,不過魏軍尚未出擊,仍在長安逗留觀望。
李嚴率軍到來,諸葛亮心中總算是松了一口氣,晚上大排筵席為他接風洗塵。二人雖然政見不合、暗有齟齬,但這場接風宴還是吃得賓主盡歡,在眾人面前保持著輔政大臣該有的和諧。
“正方兄這幾年為國戍守東境,勞苦功高,亮敬兄長一杯。”諸葛亮對與他并排而坐的李嚴舉起了酒杯。
李嚴同樣舉起酒杯,笑呵呵地道:“孔明客氣了,該是我敬你才對。”
“兄長率軍來援,解了亮的燃眉之急,這一杯該是我敬你。”
李嚴道:“孔明如此堅持,嚴真是受之有愧啊。這樣吧,咱們就不要在互相推讓了,你我同飲此杯如何?”
“哈哈,就依正方兄之意。”
二人酒杯輕碰,均是一口飲盡。李嚴放下酒杯,說道:“孔明,眼下曹真大軍已經抵達長安,關中魏軍不下十五萬人,若再加上東面的司馬懿,魏軍總兵力幾乎接近二十萬人。
敵軍人多勢眾,對我漢中虎視眈眈,隨時都有進犯的可能,我軍難道就干坐著等他們來攻?
是否應該主動出擊、先發制人,殺一殺魏賊的銳氣,然后再圖防守,這樣將士們廝殺起來也會士氣更高漲些。”
“正方兄言之有理,明日亮會在府營召開軍議為兄介紹我軍的防守方略,到時候兄可就自己的想法仔細地說一說,大家伙一起再把守御之策完善完善。”諸葛亮道。
李嚴沉吟片刻,大笑道:“哈哈,說的是啊,諸君今晚難得放松,在這個時候的確不宜談論軍機大事。來來,你我再同飲一杯。”說著,舉起酒杯做了個請的手勢。
“兄長,請。”諸葛亮微微一笑,提杯回敬。
到了第二日下午,諸葛亮在西潭山上的府營內召開李嚴到后的首次軍議,除了已前往樂城、西城、上庸等地布防的將領外,沔陽境內的文臣大將俱皆參加。
大堂內,諸葛亮端坐在主位上,左下首坐著之人正是官位僅此于他的李嚴,右下首則是官位次于李嚴的劉琰,二人如今皆是位比三公的重號將軍,盡管是坐在諸葛亮下首,可位置也不過稍稍低于諸葛亮的桌案數寸罷了。
其余眾人各依官職班位坐于李嚴、劉琰下首,靜待軍議開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