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村長搖頭道,“其實,我們也知道,只有搬出去,才能脫離貧困,至少,小孩子上學額方便的得多,不要現在從小學就要在鄉里寄宿。可是,大家在這里生活了數百上千年,早已經跟這里融為一體了,習慣了這里的生活,這要搬出去,只怕很難適應外面的生活”
屋子里,一眾女人也是在有意無意地套著孟晨晨和段楠兩人的話。
不過,段楠和孟晨晨之前就跟戴紅旗合計過,所以,兩人也說的跟戴紅旗說得差不多。
人多力量大,很快,四頭野豬就被大家收拾了好了。
老姚頭拿出兩頭,分給了村里人。
剩下的兩頭,他留下來準備第二天拿去鎮里面出售。
過了一會兒,女人們出來擺上低矮長桌,男人們在外面的院子里吃飯,女人們則在里面的堂屋內。
一碗碗戴紅旗從未見過的菜肴瞬間擺滿桌子,讓自以為見多識廣的戴紅旗嘖嘖稱奇驚嘆不已。
戴紅旗起碗向族長老姚頭敬酒“老人家”
“孩子你得改口,不要總是什么老人家、老人家的,以你這年紀得按輩分叫他姑公”
老太太端上一大碗黃燜山雞肉放在康寧面前,毫不客氣地對糾正戴紅旗的稱呼,讓大家一聽就明白老太太對戴紅旗真地是十分看重和喜歡。
也確實,老太太嫁給老姚頭,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已經嫁到了別的村子,兒子現在明珠工作,家里只有老姚頭跟她相依為命。
要是老姚頭出了事,他真地不知道該如何活下去。
戴紅旗救樂老姚頭,這是天大的恩情。更何況,戴紅旗還將獵殺的四頭野豬送給他們。
也正因為如此,老太太對戴紅旗真地是喜歡至極。
“不不晚輩求之不得姑公、姑婆,晚輩敬兩位老人家一杯”
戴紅旗連忙站起恭恭敬敬地向兩位老人敬酒。
老姚頭痛快地接過戴紅旗手中的酒碗,喝下一大口之后遞給身邊的老太太,老太太喝了一口再遞給戴紅旗讓他喝完,戴紅旗端著酒碗一干而盡。
眾人立刻發出一陣歡呼聲,從這時開始,戴紅旗才算真正被瑤民接納了。
接下來就是另一種喝法了,戴紅旗按瑤家的規矩得向每一個人都敬一小碗酒,一圈下來,戴紅旗喝了差不多二十多碗米酒。整個人依舊神采奕奕,臉上沒有絲毫的改變。
眾人都是駭然。
這家伙,簡直就是一個酒桶。
坐在戴紅旗下首的老姚頭熱情地向戴紅旗介紹每一樣菜式的名字,火蔴雞、糯米腌肉、煙熏野豬肝、腌蕨菜、臘黃猄、醬木耳,以及爆炒野豬肉
連續啃好多天無鹽烤肉的戴紅旗吃得大呼過癮不亦樂乎。
兩位老人看到戴紅旗如此吃相不禁笑逐顏開
自己家的酒菜能得到客人的喜歡,是瑤族人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
很快新一輪的敬酒隨即開始,戴紅旗基本上來者不拒,酒到杯干。
這段時間,他帶著孟晨晨和段楠一直在潛逃和躲避。
巨大的心理負擔讓健壯的康寧足足減輕了十幾斤,深切的憂慮和緊張的防備無時不在折磨著他的心智。
此時在這遠離危險繁雜偏僻瑤寨。面對這熱情好客的瑤家人。
他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下來。
戴紅旗徹底地放開了。
他不停地給大家碰杯,到了最后,他自己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