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門口,孟晨晨和段楠也跟著幾個年輕姑娘從女人桌那邊過來了。
從位于山腳的吊腳樓步行五分鐘就來到表演的廣場,北面坐著兩百多個來自各地的游客,正期待地看著身穿瑤家盛裝的三十多個姑娘小伙在做準備。
鷹麟領著老墨,龍村長一行在西邊的兩排石條凳上坐下。
老墨指指高臺上的銅鼓戲虐地說道,“親家,年年都是你敲的銅鼓,今天你干嗎不上去那銅鼓多亮鮮,還那么大,那么多客人眼巴巴看著,唷,還有幾個金毛白皮的外國人,你上去一定臉上有光”
鷹麟氣得錘了老墨一拳,沒好氣地說道,“滾臺上那個破爛東西也敢說是銅鼓送我裝苞谷我都不要”
他嘆了口氣說道,“唉,真地是一言難盡呀,實話對你們說,自從度假村開張之后,我再也沒有敲銅鼓了。
他們先是出五十萬想買我祖上留下的那面銅鼓,被我一口拒絕。
誰知道這些人還不死心,見我不愿意就通過上面來壓我,我對他們說如果敢動我家銅鼓一下,估計有數萬人敲著幾百面戰鼓從四面八方出來,不信試試他們一聽再也不敢提起了。”
眾人一聽全都哈哈一笑,引來游客們的一片驚異的目光。
八、九個外國人正好坐在靠近西邊的地方。
他們聽到一陣放肆的笑聲感到奇怪,紛紛向笑聲處看過來。
亮堂堂的燈光下,他們發現這群人的衣服雖然沒有臺上臺下那些年輕人那么干凈鮮艷,但是某些氣質上總感覺不同。
其中一人更是注意到,老墨,鷹麟,龍村長等人衣服上裝飾的細節不一樣。
這群人里有兩個是研究東方瑤族歷史文化的訪問學者,其中一位金色長發的名叫珍妮的美女在綏棱師范學校做老師,她在這邊已經呆了快兩年了。
她研究的就是瑤族文化,之前已經來過麻栗鄉兩次。
她這次陪同國外的同鄉到這邊來玩,是第三次進入麻栗鄉。
此時看到了龍村長他們身上服裝上的裝飾不同,她立即就產生了濃郁的興趣,因此她大膽地拉過身邊的女翻譯向鷹麟他們一群人走來。
到了跟前,她用蹩腳的漢語說了句大家好。
接著,珍妮用英語對翻譯一陣表達,翻譯詢問一番才點點頭。
她向鷹麟說道,“先生,珍妮小姐說,她看到你們的服飾和表演的人不一樣,你們衣襟上的繡花圖案是她第一次見到,所以她問這衣服是哪里做出來的,能否到做衣服的地方去看看”
龍村長對于老外沒什么好聲氣。
不過,這些人是來這里旅游的,龍村長倒也沒有給他們臉色。
他淡淡地說道,“我們的衣服沒什么區別的,衣服上的裝飾不同,那是縫制衣服的人的習慣和愛好”
他這是說得鬼話。
他們穿得衣服上的裝飾跟普通的衣服是不同的,那是瑤寨頭人才會有的。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一般人自然不會有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