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話,這幾年來沒間斷過。
那次演出事故,是大家覺得格外丟臉的時刻,自然而然的,矛頭幾乎都對準了榮京。
到了大學,校園霸凌還不至于,但排斥和厭惡還是會表現出來。
可以說,大家恨不得把榮京釘在恥辱柱上。
紀樂平想到,榮京好像沒退群,一直在班級群。
但榮京太沒存在感了,大家甚至都不記得他在不在群里。
紀樂平不知道榮京看到那些聊天記錄沒有,昨晚班級群為了這事說到半夜,極盡嘲諷之能,都想看榮京失戀后的笑話,甚至有人以為他會因為失戀而自殺,他有多喜歡戚映大家都看得出來,失戀了還不要瘋
紀樂平發現榮京狀態沒大家以為的頹廢,他雖然沒參與,但不知怎么看到榮京那冷冷淡淡的視線,有點尷尬,隨即邀請“我寢室有電腦,我是邊演戲邊考研的,還沒換宿舍,要來嗎”
榮京拒絕著“不用,只是看個成績很方便的。”
紀樂平也沒勉強,他也知道榮京去學校,看成績只是次要,可能找導師疏通關系才是主要。紀樂平不忍心說,以榮京的名聲,導師們可能在復試最先把他刷下去。
紀樂平覺得說實話太殘忍,但不說又要看著榮京去碰壁。他和榮京又不熟,榮京看著也不像能翻盤的,還是當不知道吧。
榮京看紀樂平那豐富的表情,大概能猜到對方在糾結什么,主動說“你也回去看成績”
紀樂平“嗯,你選好導師了嗎”
榮京奇怪“這能輪到我選嗎”
紀樂平被噎了一下,他是真沒想到,在失戀的重大打擊下,榮京居然心態好的出奇。
要是問紀樂平,影院的考研有沒有內定或者水分
專業的初試是公正的,簡答、論述、名詞解釋,思想政治理論、英語等的分數,必須在合格線以上。
但說到復試的話,平心而論,就兩個字隨緣。舉個例子,你和哪個導師比較熟,剛好又是復試的評審,那多多少少會影響的,復試本身就是比較主觀的選擇。
像榮京這樣的名聲,哪怕過了初試,復試能通過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導師大多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聲,誰想要個名聲有污點的學生
“我看你好像一點兒也不擔心”
“這擔心有用嗎”解除危機后,在紀樂平的問話中,榮京又開始神游天外。
他摸了摸衣角,剛才出去追人的時候,好像感覺到有人拉了他一下,是錯覺嗎
他們回去之前坐地鐵的地方,那里一下子洶涌了很多人,平時地鐵人也很多,但今天奇怪的是,地鐵來了也沒多少人進去,反而都興奮極了,整個場面仿佛冒著無數粉紅泡泡。
一問之下才知道,之前有一班地鐵在悄悄錄制明星的一天,而這一期的嘉賓據說是無數少男少女的夢中之o,單單是容貌就上了全球最美榜單前50的顧希。
要知道這個榜單,評委都是歐洲人,亞洲人要上榜,容貌反而不是重點,名氣才是,還要大多數民眾的認可才能入圍,也就是國民度要高。
但那時候顧希才出道一年,再紅也只是新人,他是純粹憑著外貌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的,足見他的殺傷力全球公認。
聽著紀樂平一路科普顧希,那興奮激動的樣子簡直不像剛才進退有度的樣子,一會又捶胸頓足錯過和顧希近距離接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