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接群嶺山脈,南至滄瀾之海,渭河流域覆蓋著樹國西南部與蟄族東北角的絕大部分水域,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地界子民尊敬它,因為他給貧瘠的土地與沙漠帶來新生。
渭河主干道不長,只要是分支眾多。
在南山關陷落后,樹國防線與國門打開,最后的防線只能像周旭所的那樣,依托海軍與渭河沿線進行防御。
來自王都的一萬守軍與五千忍軍,再加上馳援而來的華國虛空作戰第五軍三萬人,組成了東部戰區左翼的防線。
在漫長的數百公里的防線中,只單靠這些人是無法防守如此廣泛面積的沿河地區,因此聯盟軍東部戰區指揮官李進決定,以混合軍團五千人為一部,分兵九部。
每隔五十公里設下一處大營與前沿偵查防御陣地,立下戰壕,豎盾,同樣命令綠葉港的海軍分出半數南下至商國沿岸,攜帶精銳騎士偵查后勤所在,其余的五十只艦船一分為十,沿河巡邏,一但負責的區域發現敵人,對應大營立刻做出舉措。
若是敵人大軍渡河,以弓弩投槍延遲行軍,等待周遭援軍抵達。
入夜的燈火依稀的飄蕩在大營之中,前線水寨的巡邏小船上,有士兵手持火把,靜心傾聽動靜。
隨著夜幕的不斷濃郁,不知何時起,天穹的那輪殘月被許許云煙遮住,原本還有一絲亮光的大地立刻變得漆黑不堪,這讓每一座大營的統領都增加了巡邏的班次,同時輪流休息,最少保證絕大多數人的戰斗力不受到影響。
渭河最東邊的據點外,河流發出的嘩嘩聲遮蔽了不少黑暗密林中的聲響,漆黑的小道中,馬銜閉合鐵具,足裹紗布,將聲響降低到了極低。
黑云下的,原本銀藍色的甲胃被染上了黑衣,甚至這些戰馬與騎士的身上都裹了一層黑紗布,如果不是近著看去,恐怕只會以為那塊地方很黑。
“浮橋準備”
為首的將軍目光凝視著對岸的水寨,雙耳附加上獨特的法術,仔細的判別著呼吸聲的異樣與數量。
隨后在確定了對方的狀況后,拍了拍掌心的鐵胃,左側的草叢中十多位黑衣士兵扛著實木浮橋緩緩的朝著岸邊靠去。
與他們一同的還有背負著箭矢的長弓手,左翼的腰間還裝著一罐罐火油,箭袋的箭矢上都穿透了一些易燃的紙。
每當河道上有浮水聲傳出,這些扛著浮橋的士兵就會緩緩趴附而下,將黑色的浮橋蓋在自己等人的身上,看上去就和一些石頭沒啥區別。
十步九步八步,工兵部隊的距離越來越近,孫禮的內心也越來越謹慎。
李進是他的老對手,同時也是曾經和他交過幾次手的敵人,雙方的戰爭特色彼此都清楚的很,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