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方面,浩青的處事簡潔到一目了然——起床,刷牙,吃飯,鍛煉/娛樂(通常是和人聯機打電腦游戲,其次是補劇追番看小說)然后洗澡睡覺,如此循環往復……他能過上十幾年,甚至是一輩子不動搖。
畢竟,所謂習慣成自然……習慣了就適應了。
除去解決收到異常信息行動外,浩青的生活基本上就如此樸實……哦,還有作為大學生的身份不能忘,當初高中備考時受了這么多罪,在題海里遨游了這么久,要是丟了,他還是會感到有點肉疼的。
雖然感覺,哪怕修完了專業,日后也不會去做相應的工作了,在需要考試,以及考勤達標的時候,他仍會到學校準時打卡——這點要感謝大學那寬松的課程表,隔幾天才有的空差,讓他得以依靠傳送鉆空子,哪怕在校的平均時間基本不超過三小時,考勤方面依舊過關,是受過老師專門認證的不缺勤“好學生”。
當然,這不是沒有代價的,有人注意到他時常出入廁所,停留時間較長,以至于將他戲稱為【廁所戰神】。
起綽號,這在校園生活中,是十分常見的,良性發展這是大家關注人發出的貼切愛稱,惡性發展最后可能會變成冷暴力,甚至霸凌……不過,考慮到他那近乎為零的薄弱社交關系,這種無關痛癢的綽號會有什么影響嗎?
答案自然是無所謂,這些人和他又不熟,甚至同班同學互相間的名字他都不知道,哪怕他們私下交流把他“贊美”天上去,跟他都沒有關系。
反正……再怎么整都不會把他怎么樣,就是會有反饋的情緒不斷傳進來,讓他確實知道有人在diss自己就是了。
嘛,只要不當面跳臉,他都是能將其當空氣,統統無視掉的。
但是不得不說,步入大學后,似乎是因為年歲的增長,要步入社會的緣故,他所遇見的人對他產生情緒的,要么是近乎沒有的淡漠,要么是非常復雜的冗雜體……總之沒一個簡單的。
關于這點,他有著不成想的經驗——在能力未覺醒前,他對人的情緒反應就很敏銳了……特別是對于自身厭惡疏遠的情感,哪怕對方沒展露出來,他都能一眼望到底。
難受,討厭,不想理。
對于這種事,他一向不想牽扯,選擇了疏遠,第三人的態度,直接抽離事外。
這一舉動讓他擺脫了較多雜七雜八的麻煩,但是副作用也是明顯的:他社交的群體會變得非常少。
在情感比較純粹的少年時期,周邊的同齡人情緒過得也快,那種哪怕不主動,也會拉著你做朋友的人占比會多點,并帶著一伙人圍在你身旁,轉來轉去,就算沒融入這小團體,那熱鬧的氛圍也不會顯得人太獨。
沒融入,又不是完全脫離的狀態……簡要來說,這便是孤狼的過渡期。
當然,孤狼只是自我詮釋中較為好聽的說法,實際上這類人會獨來獨往,形影孤離,和自身的選擇脫不開關系……起碼在他身上是這樣的。..
和人結交,需要一定的主動性,而他在開始就因為嫌麻煩選擇了疏遠,其他人自然沒必要陪這種“不搭理”他們的人玩,跟著反向疏遠,是必然的。
錯失了融入小團體的最佳時機,排擠在圈外的人,隨著年歲增長,人不再單純,漸漸成為默認的“常識”。
一人出行,看著別人聚團抱眾有聲有笑,自己一人默默干飯不作聲響離開……伴隨著小時認識的朋友逐一斷開聯系,漸漸成為了常態。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且升學后,會因為學校的不同分離是理所當然的,新的聯系和交際圈,是他們必須邁進的未來。
至于以前的朋友……不能再有所往來的話,那的確是過去式,只能成為回憶了。
所以,對于他們,浩青心中并無有過“背叛”這種陰暗的情緒,更何況……這種情況在某種意義上,正是他想要的。
沒有人交集,意味著沒有麻煩,所需要關注的便只有自己……為此他獲取了清凈,代表著寂寥的清凈。
可能對于他人來說,這樣子是不正常的吧,畢竟人是社會性的,需要交集的生物……但是網絡上的溝通,已經足以滿足他的交流需求,以及精神滿足了。
硬要說這里面有什么問題的話,也只能說是他自己活該吧?
這一處境,可謂是他內心期許所導致的……既然愿望得到了滿足,事后抱怨,就顯得太不知所謂了。
而后面……到了題海席卷的高中,更是沒時間感受這點了。
畢竟,寫完卷子后,能好好睡覺就不錯了,誰有閑工夫去想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啊。
如果有,那就是作業不夠多,刷題不夠,再整一份……你整個人絕對進入賢者時間,渾然沒了世俗的欲望,超脫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那滋味……幾乎可以說,只差一個準,人就能直接飛升了。
也或許是這個原因,入大學后,解放自己天性放開來嗨的人很多……起碼他的舍友是如此,整天音樂外放,打起游戲水晶指揮,嗨得那叫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