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曹操輕聲問道,『有報,驃騎異動至河內……汝以為如何?』
大河不比大江。
雖然說這一條河孕育了華夏文明,但是這一條河卻在封建王朝時期少有成形的大規模水面部隊。大河大江都有三峽,但是很顯然大河的三峽比不上大江的三峽出名。并不是大河的三峽就遜色,而是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會選擇走大河的水面,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人會去稱贊或是驚訝于大河三峽的險峻。
因此曹操的戰略,就是將禍水北引。
一旦驃騎大軍北上,在沒有足夠船只的情況下,就極難大規模南下。
現在,大河下游的船只渡口都在曹操的控制之下,只需要一聲號令,那么就可以直接焚毀這些船只渡橋,而驃騎就算是有通天的本領,也未必可以在短時間內建橋鋪路,建造船只。
那么當下的問題,就是前線傳回的情報,說是驃騎大將軍斐潛出現在了大河之北,究竟是真還是假的問題了……
荀彧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確實,曹操和荀彧制定的戰略,就是爭取將斐潛引導到冀州這個『泥潭』之中,將冀州士族變成斐潛的豬隊友。
因為曹操和荀彧都清楚,像是這種大規模團戰,不一定是小隊當中有那么個強者就能決定團戰的勝利,更多的時候還要看自己隊列里面有沒有豬隊友,以及豬隊友的下限。
在和冀州的合作過程當中,曹操無疑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豬隊友的危害,并且徹底的了解豬隊友的下限就是毫無下限,所以一旦這豬隊友混進了斐潛的隊伍之中后,必然就會產生極多的問題……
為了讓驃騎大將軍相信曹軍還是很『重視』冀州的,曹操甚至將自己的孩子曹丕都放在鄴城。
可是真的接到了驃騎大將軍越過了大河,出現在河內的消息之后,曹操心中卻沒有感覺到多么的興奮和快意,反而覺得有些不安起來。
斐潛就這么容易中計了?
荀彧思索了片刻之后說道:『啟稟主公。臣以為,驃騎此舉,乃試之爾。』
『嗯……』曹操示意荀彧繼續說。
荀彧說道:『驃騎之下,武將甚多,謀士也是不凡……且聞隨軍出征龐統龐士元,就是詭計多端,昔日于關中,多有設謀整治關中士族鄉紳……』
曹操皺眉說道:『文若之意是……這龐士元……識破我等之策?』
荀彧緩緩說道:『未必。或許是覺得關中士族如是,冀州士族也不過爾爾。』
『啊?哈哈,哈哈哈!』曹操一愣,旋即大笑起來,『關中!冀州!哈哈哈哈!』
荀彧說道:『臣以為,入春以來,冀州之士,多有暗投書信至幽北者……故而驃騎移軍北上,亦不足為奇。不過,也要防著驃騎暗度陳倉。』
曹操目光一凝,『文若是說……汝南?』
荀彧點了點頭說道:『若是汝南南陽不保,上可進潁川,下可斷荊襄。故而,汝南南陽斷不可失。』
曹操思考了一下,『如此,便是只能棄江陵了……』
荀彧停頓了片刻,才緩緩說道:『荊襄之地,看似豐腴,實則虛空。驃騎分兵數路,虛虛實實,然有其利必有其弊,如今河洛一過,便是地域廣闊,其間山川阻隔,大河上下,若是我軍誘之以進,騰挪而戰……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其余無以呼應,必然自消。』
曹操點了點頭,荀彧所想,也和他的計劃相差不遠,畢竟現在曹軍也支撐不起龐大的戰線了,只能以聚破散,擊其一路,即便其他方面有所損失,也能振奮軍心。
『所以先破汝南之軍?』曹操說道。
荀彧點頭,『主公英明。』
正說話間,兵卒來報——
江陵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