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站在船頭,看著蔡洲那似乎還有些余煙縈繞之地,面色平靜。
他身邊,是面如死灰、望著殘破家園,潸然淚下的蔡瑁。
諸葛亮看了蔡瑁一眼,『蔡氏如今,可謂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蔡洲雖好,但也束縛了蔡氏向外探索步伐。如今蔡氏跳出了這彈丸之地,宛如脫出樊籠,而且將軍族人得以保全,此乃不幸中之萬幸。主公有言,前路漫漫,行且將至。這天下之大,蔡氏何處不可去?何處不可生根發芽?將軍,就宛如此滔滔漢水,滌盡舊塵,來日方長!』
蔡瑁深深吸了一口酸漿面,縱然是有諸葛亮的寬慰雞湯,但是依舊心中酸苦。
漢水湯湯,不舍晝夜。
船只破開破開粼粼波光,載著劫后余生的人們,駛向未知卻也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新方向。
身后,則是破敗的蔡洲,或許就像是一個時代的挽歌。
蔡瑁收拾心情,忽然心中一動,目光在諸葛亮身上轉了兩圈,然后實在是忍不住,低聲問道:『孔明,你……是不是到了蔡洲之后……就準備放這把火了?』
諸葛亮目光一凝,旋即笑道,『世叔真是說笑了!亮豈能是如此?時候不早,世叔還是早些歇息吧……』
蔡瑁看著諸葛亮轉身回艙,雖說確實想要問個明白,但是他同樣也清楚,就算是問明白了,又能如何?
只要是在事后往前推,那么人人都可以成為諸葛亮。
蔡瑁也不例外。
他現在經歷蔡洲之事后,再一點點的往前推,才猛然發現,似乎每一步都有諸葛亮的身影……
蔡瑁似乎還記得諸葛亮在知道曹仁來了之后,說了一句什么『饒命』的話,現在想想,是不是意味著諸葛亮原本計劃是要將蔡洲就變成一個大火場,只不過是蔡氏族人動作太慢了些,導致來不及完全撤離,才臨時改變成為阻敵而不是……
畢竟當時的風向……
再往前推一推,諸葛亮是不是在接應他的時候,就想到了要在蔡洲設埋伏?
還有,諸葛亮是不是在他接到消息的時候,就開始謀劃這些了?
若是這樣的話,那么諸葛亮……
蔡洲蔡氏現在變成這般的模樣,是不是也在諸葛亮的計劃之中?
蔡瑁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
因為蔡瑁也是搞過『政治』的!
什么樣的荊州對于驃騎來說是最好的?
自然是什么『地頭蛇』都沒有的荊州!
之前荊州士族錯綜復雜,大大小小的有十來家,但是現在么……
龐氏和黃氏,因為斐潛的關系,早些年就已經是大舉北遷,到了關中河東一帶,而曹操來了之后,馬氏和張氏等又是去了漢中川蜀,后來雖說蔡氏屹立不倒,但荊州另一大勢力蒯氏,卻在江陵之處被江東小刀拉屁股,開了大眼后一蹶不振。
現如今蔡氏蔡洲也化為飛灰……
那么可以說荊州當下,幾乎沒有了可以一言九鼎的地頭蛇,若是驃騎一來,借著龐氏和黃氏名頭,就可以直接在荊州廢墟上推行新田政了!
這……
蔡瑁瞪圓眼,盯著諸葛亮走進去的那個船艙,不由得渾身發寒,『該死……該死啊……這,這不會是……也在其謀劃之中……』
可是現在蔡瑁即便是猜測出來了一些事項,又能如何?
此役,蔡瑁手下的精銳蔡氏私兵,幾乎全軍覆沒,族中也有不少親屬戰死,他本人也狼狽不堪,威望掃地,想要再東山再起,少不得還要借驃騎之力……
所以還能如何?
蔡瑁低下頭,低聲嘆息了一聲,坐在船頭甲板上,久久不語。
襄陽城內外的暗戰,以曹仁小勝、蔡瑁慘敗而告一段落。
不過么,以荊州之地的牌局,依舊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