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平靜無波,四面山色倒影水中,如詩如畫。
一白一灰,兩道人影,自湖面飄過,瀟灑如仙。
為了在湖面上吊威亞,楊葉把起重機都搞過來了。
拍攝這一段鏡頭的花銷,根本就不能用錢來計算。
最起碼,在現在這個年代,直升機就不是誰都能搞得過來的。
有錢有面子,劇組的人都覺得跟楊葉拍戲,倍兒爽。
這些工作人員大多是鳳凰電影公司的老人,以前拍的電影多了去了,那時候為了把電影拍好,他們也是不惜工本的,但什么時候像這樣造過啊
為了一段沙漠戲,愣是跑到美國去取景。各種牛逼的器材全給你使上就不說了。
就說現在,為了拍出完美的玉嬌龍和李慕白掠過湖面的效果,這么多人愣是在湖邊等了五天。
直到風平浪靜,湖面平滑如鏡才開始拍攝。
五天得耗費多少人工
在整個華人世界里面,只有兩個人敢這么玩。
一個是胡金銓,他頭鐵。
一個是楊葉,他有錢。
現在可倒好,胡金銓和楊葉湊一塊了,那真是怎么牛逼怎么來,成本什么的,根本不考慮。
這其實有點贏家通吃的意思,因為一部少林寺全球票房一億美金,品牌效應打出來了。
所以他就可以花大價錢拍最牛逼的鏡頭,因為這可以加強他的品牌效應,花掉的錢又可以賺回來,是相輔相成的。
其他人不敢投入這么高,就只能隨便搞搞。結果就是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原時空的陳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90年代,陳龍一部電影的投資都在一億港幣以上。而香港其他演員一部電影的總票房都達不到一億港幣。
這怎么玩陳龍和其他人有壁
胡金銓親自掌鏡,他回到地面之后,興奮地告訴楊葉“這鏡頭棒極了,真的,太美了你說咱們要不要拍一段在湖面上打斗的鏡頭”
楊葉心說,那不就拍成英雄了嗎
他想了想,拒絕了“李慕白和玉嬌龍的武功相差太多,打不起來。我們不能為了視覺效果放棄故事邏輯。”
胡金銓想想也對,只能遺憾放棄了。
拍完這場戲后,又花了半個月拍完了玉嬌龍跳瀑布找劍,以及山洞決戰的鏡頭。
至此,臺灣的戲份就全部拍攝完成,楊葉宣布道“明天回臺北,轉道韓國漢城,拍京城的戲。”
京城的戲份,李按版是在承德避暑山莊拍的,很遺憾,現在去不了。
而這種大型的宮殿場景又不可能自己搭,再有錢也不是這么燒的。
中影文化城里的建筑也過于簡陋,不符合臥虎藏龍的大片氣質。
胡金銓去日本、韓國兩地考察之后,選擇了去韓國的昌德宮拍攝這段戲。
日本和韓國都有大量的古建筑可供拍攝,兩者的區別是,日本是山寨大唐,而韓國是山寨大明。
臥虎藏龍雖然被改得模糊了歷史,但主要還是大明風格,顯然去寨明拍攝更為合適。
昌德宮位于漢城中部,是朝鮮王朝太宗四年公元1404年修建的離宮,占地78公頃。
昌德宮內為中國式建筑物,目前仍保存著13座殿閣,是李氏王朝宮殿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被稱為“韓國的故宮”。
這樣的地方用做王府來拍攝倒也不錯。因為朝鮮王本來就是大明封的王嘛。
這個年代的韓國是樸正熙時期,他以鐵腕統治促成韓國經濟飛速發展,形成“漢江奇跡”。
為了統一思想,樸正熙頒布了“電影法”,實施嚴格的審查制度,電影公司完全被控制,導演幾乎沒有創作自主權,有激進思想的電影人全部打入大牢。
由于韓國本土根本就沒有電影可看,也就淪為了外國電影的傾銷地,港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楊葉的少林寺去年在漢城上映時,觀影人次突破七十萬,一舉打破了該國的影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