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后的終極大獎最佳電影,楊葉就不指望了,能拿下最佳導演已經是虎口拔牙了。
果然,這獎給了史泰龍的洛奇
其實在奧斯卡的歷史上,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一般是連體的,拿下最佳導演,基本也就預定了最佳電影。
因為最佳導演表彰的是導演對電影的掌控能力,既然你的能力足夠掌控一部電影,那這部電影成為最佳電影,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比如從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有七年的時間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都是連體的。
兩個獎項分開的那三年次分別是2006年,最佳導演給了李按,最佳電影給了撞車;2013年最佳導演給李按,最佳電影給了逃離德蘭黑;2014年,最佳導演給了阿方索卡隆,最佳電影給了為奴二十年。
是李按和阿方索獲獎的影片不配成為最佳電影嗎恐怕不是,那兩次,李按的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是神作。
一定要找一個理由的話,大概是因為李按是中國人,阿方索是墨西哥人吧。
回到1977年的奧斯卡金像獎,能拿到最佳導演就已經是意外之喜了,想拿最佳電影,那是癡人說夢
直到2020年的第92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才頒給韓國電影寄生蟲,打破了非英語片不能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定律,并且奉俊昊還獲得了最佳導演。
不過,這個大獎更像是給予韓國娛樂業全面向美國開放的獎勵。
因為一年之后,韓國電影就雪崩了疫情原因,2020年的獎是2021年發的。
2022年上映了108部韓國電影,只有8部過了盈利線,其他全部血撲,到了2023已經沒人敢再投資韓國電影,因為投錢必虧。
彼時,韓國市場的票房排行榜上除了好萊塢大片就是日本動畫片,本土電影連個毛都不剩了。
頒獎禮之后的晚宴,楊葉成了全場最受矚目的焦點。
不少人過來跟他合影,當然更重要的是,八大電影公司的人都來和他接觸。
畢竟楊葉可以自導自演,還是炙手可熱的功夫明星。
好萊塢是一個商業社會,只要你牛逼,可以為資本家賺到錢,它就可以無底線縱容你。
這不,在連續三部賣座電影加最佳導演的光環加持下,各大電影公司紛紛向楊葉拋來了橄欖枝,希望能夠合作。
這種事嘛,楊葉當然不會明著拒絕,所有的邀約他都表示可以商量。
但楊葉畢竟是一個亞洲人,想要合作的話,也需要找到合適的題材才行。
這個理由簡直無懈可擊,因為楊葉是一個黃種人,你想讓他當主演的話,他的身份必然要自圓其說的。
所以,大家都只能是先定下一個合作意向,然后尋找合適的劇本,僅此而已。
宴會結束后,楊葉找到謝伊,直截了當地說道“我覺得新線應該進入制片領域了。”
謝伊是一個非常有野心,也敢想敢干的人,在原時空連福克斯都不敢發行忍者神龜,他就敢一把梭哈。
新線影業一度僅次于六大電影公司,但指環王大獲成功后,新線過于迷戀魔幻題材,瘋狂押寶魔幻i,最后玩太大,把自己玩死了。
聽了楊葉的話之后,謝伊驚喜地道“尼克,你也這么認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