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白楊院線的排片非常靈活,一天同時上映的電影達到十部之多,在黃金時段也可以同時放映三部以上的電影。
這對于傳統的單廳影院來說,根本就是降維打擊。
因為觀眾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單廳電影院一個時間段就只能看一部電影。
在美國,新興的多廳影院和購物中心有機結合,商場和電影院互相帶流量,生意十分火爆。
中國內地在90年代后期引入多廳影院,先在浙江試點,一年收回成本,大賺特賺。從此,那種禮堂式的大型電影院就迅速銷聲匿跡了。
短短幾個月內,香港的年輕人就形成了一股消費潮流,他們約會的時候就喜歡去東來廣場,逛商場、看電影打街機、吃飯三連,然后在附近找個酒店開房。
東來廣場并不在最繁華的市中心,所以這邊的酒店生意也一般,但是現在卻火爆得很,酒店的老板簡直要感謝楊葉的八輩兒祖宗了。
嘉禾公司。
鄒文懷、何冠昌、梁風三位創始人聚在一起抽煙,面色凝重。
白楊院線宣布取消包底費用后,迅速獲得了大量的片源,甚至嘉禾的一些衛星公司都蠢蠢欲動,想把積壓的電影拿到白楊院線去上映。
白楊院線給的壓迫感太強了,鄒文懷甚至起了干掉楊葉的念頭,這事鄒文懷不是干不出來。
九十年代,李聯杰找了個新經紀人蔡子明,要離開嘉禾單干,嘉禾就找人把蔡子明給干掉了,然后李聯杰又乖乖和嘉禾繼續合作,直至找到臺灣靠山,才最終擺脫嘉禾的控制。
不過考慮再三,鄒文懷還是放棄了干掉楊葉的打算,首先楊葉的武力值太高了,槍都打不死,萬一沒把人干掉,就要承受楊葉的報復。
楊葉可是九龍城寨出來的,鄒文懷自問惹不起那群瘋子。
然后,楊葉在華人社會的影響力太大了,現在的嘉禾可沒90年代那么牛逼。
楊葉死了,鄒文懷也跑不掉。別人不好說,邵逸夫肯定趁機落井下石,除掉這個競爭對手。
那么,如果不干掉楊葉,找社團的關系,去他的場子鬧事呢
也不行,楊葉的東來廣場建起來了之后,為了維護場子的平安穩定,做了兩件事。
第一,主動給附近管事的社團交了一筆費用。
第二,招募了一大幫九龍城寨的青年看場子。
當然,這筆錢最后會攤在租金里。
香港的社團本來就不愿意招惹城寨,而且楊葉又這么上道,所以從不去東來廣場收保護費,鬧事。
如果有不開眼的,他們甚至會幫忙處理。
在這種情況下,鄒文懷想找人去搞事,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玩黑的玩不了,嘉禾無奈之下,只得跟著取消包底費用。
如此一來,嘉禾損失了一大筆收入不說,那些壓箱底的爛片來到嘉禾來上映也是踏馬的神坑。
嘉禾都是單廳戲院,每一家戲院少則四五百個座位,多則七八百個座位。
那么大的放映廳,放一部爛片,稀稀拉拉坐那么十來個人成本都收不回來,放一場虧一場。
梁風嘆道“我們單廳戲院根本就不如楊葉的多廳戲院靈活。他們那邊一個廳甚至可以小到三十幾個人,不管什么電影都可以排得上檔期。長此以往,香港所有的中小型電影公司都會被楊葉那衰仔拉攏過去。”
何冠昌道“那么小的廳,拷貝費也不便宜吧劃得來嗎”
梁風道“他們的小廳叫廳,設施豪華,都是真皮沙發。座位間距大,私密性很好,票價比普通廳貴一倍。用來放一些文藝片,風月片什么的,很受歡迎,不少咸濕佬專門跑去打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