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佳妮生了個女兒。
楊葉看著這個混血小孩,心情有些復雜。
這個小家伙長著一頭柔軟的黑發,皮膚白皙,透著點粉紅。小小的五官非常精致,眼睛大大的,眼珠透著一抹淺淺的藍色。
阿佳妮給她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héène,音譯伊蓮娜,意為閃耀、明亮的光芒。
楊葉依著這個意思,給她取的中文名叫做楊曦。
這段時間楊葉放下諸事,親力親為照顧母女二人,每天洗奶瓶,換尿布,還給阿佳妮做法餐,忙得不亦樂乎,讓阿佳妮十分欣慰。
一個月后,午后的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照進客廳,楊葉抱著小伊蓮慢慢走著,輕輕拍打著襁褓,哼著兒歌,哄她睡覺。
阿佳妮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忽然說道“真希望這樣的日子一直繼續下去。”
楊葉見小伊蓮已經入睡了,便輕輕把她放進搖籃里,走到阿佳妮身邊,摟著她的肩膀說道“只有經歷過別離,才會有相聚的歡愉。我們的文化差異太大,在一起久了反而會一地雞毛。我答應你,每年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你們母女。”
阿佳妮道“你要走了嗎”
“我得先去趟戛納,然后就要回香港去了。”
“我和伊蓮娜都會想念你的。”
“我也會想念你們”
兩人說著,彼此親吻。
戛納
每年五月,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愛好者就會聚集到這座小城。
酒店的價格也會跟著暴漲。
住不起酒店的旅客就會帶著帳篷露宿街頭。
好在有地中海溫暖的海風吹著,就算睡在外面也非常舒適。
早晨的太陽剛剛升起,兩個年輕人從帳篷里鉆了出來,他們就近找了個水龍頭,開始刷牙洗臉。
這兩個年輕人一個叫陳柏生,一個叫舒琪。
他們原本是電影雜志大特寫的編輯,大特寫這本雜志1975年由香港導演唐書璇創辦。
唐書璇是大軍閥唐繼堯的孫女,她辦電影雜志不為盈利,純粹是個人興趣,和電影愛好者做交流之用。
幾個月前,唐書璇玩膩了,決定退出影壇,移民美國,大特寫雜志自然就停辦了。
陳柏生和舒琪、劉志華等人把這家雜志接了過來,改名電影雙周刊,繼續發行。
他們都是一幫喜歡電影的文藝青年,最大的愿望是為團結與推廣香港的電影文化盡些綿薄力量。
同時,雜志的立場認為,它是一本意見雜志,將會通過中肯的意見幫助大眾決定選擇取舍并對電影事務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原時空,這本雜志持續發行了28年,直到2007年才停刊,見證了香港電影繁榮與衰落的歷史。
他們都沒什么錢,雜志辦起來,也沒啥銷量,為此,他們決定搞個大新聞。
聽聞楊葉自導自演的笑傲江湖入圍戛納電影節,并被選做開幕電影。
他們就掏空自己的積蓄,買了兩張機票,跑來做現場報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