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已經有一個華表獎在干這件事了啊。
你金雞獎還來插一杠子干嘛
你踏馬不是標榜藝術嘛你不是吹噓自己“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嗎
還有,這破玩意兒很長一段時間,兩年才舉辦一次,時效性特別差,很多電影都已經被人忘了,還能被提名。
頒獎的目的是什么總結上一年的成績,促進電影業的繁榮,誰家公司兩年才做一次年終總結啊
最后,也是最沙幣的一點金雞獎的獎項數量是定死的。
不能增多,也不能減少。
如果新增一個常設獎項,就必須減少一個常設獎項。反之,減少一個獎項,則要增加一個獎項。
大哥,電影是在不斷發展的,你要符合時代變化的啊
華語電影最大的招牌就是“動作電影”,但是金雞獎居然沒有“最佳動作設計”這個獎項。
2000年之前,內地的動作電影是非常稀少的,沒有也就罷了。
但是2000年之后,華語電影的重心從港臺轉入內地,大量的武俠片、動作片應運而生。
除了香港導演帶來的狄仁杰系列,龍門飛甲、劍雨等,內地導演也拍攝了繡春刀、戰狼系列等電影。
動作電影都已經井噴了,金雞獎仍然沒有想過增加一個“最佳動作設計”。
以至于唐人街探案這樣的電影,還要跑到臺灣,去拿金馬獎頒發的“最佳動作設計”。
丟不丟人
2010年之后,內地開始誕生重工業大片,流浪地球這樣的電影應運而生,各種特效大片層出不窮。
金雞獎居然沒有想過設立一個“最佳視覺效果”的獎項,來推動視效電影的發展。
說它是最沙幣的電影獎項,真不是黑它
當然,金像獎也非常之沙幣,這破獎從成立之初,就非常的封閉,只評香港本土電影。
后來的合拍片時代,甚至產生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非香港男演員,不能得最佳男主角。
于是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就變成了一堆老幫菜在那論資排輩。
李聯杰例外,他得過金像獎,但也不算例外。
因為李聯杰巔峰時期一直在拍香港電影,也可以算是香港男演員。
饒是如此,他拿金像獎,也等了幾十年。
是演技的問題嗎
當然不是
這廝天賦異稟,不僅功夫耍的漂亮,演技也好得很,難道黃飛鴻不值得一個影帝
說白了就是排外嘛。
楊葉雖然身在香港,但他是一個穿越者,本質上是一個內地人,排外就是排他。
他能讓這群香港佬這么干
所以,在楊葉的設想中,金像獎從設立之初,就要把范圍搞大,就要把排外的因素清除掉。
一個地區,在高度繁榮之時,往往是最開放的。而當它開始衰退之后,就會變得保守。
所以,這個時空的金像獎,從成立之初,身上就沒有封印。
至于它最終能不能長成蒼天大樹,那就拭目以待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