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的身份非常特殊,上面對他的事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的,調一個演員而已,分分鐘就搞定了。
所以香港這邊楊葉還沒有出發,京城那邊楊葉楊麗萍就接到通知,直飛昆明了。
晚上當然是接風洗塵,一頓招待。
楊麗萍似乎對楊葉很有興趣,拉著他聊了很多關于電影的事。
楊葉從不怠慢美人,自然是有問必答,風趣幽默的言談逗得楊大美人咯咯直笑
第二天,楊葉在昆影廠挑了幾個演員,就坐著火車直奔西雙版納去了。
其中一個要演主角的父親,用香港演員沒那味兒,就得找本地的。
昆明電影廠一早就派人去西雙版納做前期準備,所以他們一到西雙版納就有人接待,非常省事。
楊麗萍去中央民族歌舞團之前是西雙版納歌舞團的。
她應楊葉的要求,又去西雙版納歌舞團挑了幾個女孩配合拍攝。這樣,一支拍攝團隊就組建完成了。
楊葉版的拳霸是將托尼賈的拳霸和冬蔭功合并起來的電影。
拳霸還有一個譯名叫盜佛線,是動作電影領域的經典之作,讓全世界認識了托尼賈和泰國。
這部電影也客觀上刺激了甄子丹,催生出了殺破狼和導火線。
導火線的片名是盜佛線諧音,里面的反派兩兄弟,鄒兆龍叫tony,呂良偉叫阿渣,甄子丹在電影里爆打tony和阿渣。
很明顯,tony和阿渣合起來諧音就是托尼賈,導火線就是甄子丹用來和托尼賈叫板的電影。
楊葉為什么不單拍拳霸,而要把它和冬蔭功合并起來改編呢
因為拳霸的佛教意味太濃了,楊葉并不喜歡這樣。
拳霸的劇情非常之泰國,村里的佛頭被偷了,全村都充滿了恐懼,還說要大禍臨頭。
托尼賈到曼谷后,發現黑老大到處偷盜泰國的佛頭,還把這些佛頭全部藏在海底,走私到國外去賣錢。
最后的決戰也是在一個山洞里,黑老大正在那里鋸佛頭。
而黑老大之死,則是被倒塌的佛頭砸死,很有些神罰的意味。
因為國內的佛教氛圍沒有泰國那么濃郁,所以這樣的劇情放到楊葉的身上,就多少有些違和。
如果換成冬蔭功里的找大象,就變成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主題。
最后在餐廳里找到大象,也批判了那些吃野生動物的殘忍行為。
對于楊葉來說,他更喜歡冬蔭功里人與動物的主題,而不喜歡拳霸里的宗教主題。
但是冬蔭功的動作設計比之拳霸又差些意思,所以楊葉干脆就將兩者二合一了。
合并之后的劇情
一開始講大象博愛陪著主角阿天長大,博愛后來還生個小象,叫小康,阿天拿小康當弟弟看待。
然后就是潑水節的時候博愛父子被偷走,運到了香港,干這壞事的是一個越南佬,叫阮強。
這一段基本是冬蔭功的劇情。
到香港之后,基本就回到了拳霸的劇情,跑酷,打拳。
跑酷和打拳的拳霸的精髓,當然保留
然后就是主角爆打越南佬阮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