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時代上臺接檔去了,鄧麗珺一臉興奮地回到后臺,楊葉已經準備好了麻辣火鍋。
楊葉把兩根長長的火鍋筷遞給鄧麗珺,說道“先吃一點,再換服裝,不然弄到演出服上就麻煩了。”
鄧麗珺好笑地道“哪有演唱會吃火鍋的”
楊葉無所謂地道“喜歡吃就吃啊,還分場合”
鄧麗珺嗜辣,尤其喜歡吃麻辣火鍋,八十年代,臺北已有川菜館,火鍋店,鄧麗珺經常呼朋喚友去狂炫。
作為北方姑娘,她酒量很好,一般喝不醉。
“好吧”
鄧麗珺坐在桌前,夾起一片毛肚兒就開涮,楊葉給她倒了杯啤酒,她咕嘟一下就喝干了。
“喝慢點”
“我渴了嘛”
兩人愉快地在后臺吃著火鍋,臺上少女時代正在臺上大跳蟹腿舞,“eeeebabybabybaby”g個不停。
鄧麗珺感覺自己都快被洗腦了,忍不住吐槽道“你這寫的什么歌聽人讓人忍不住就跟著動起來了。”
她一邊說著,還跟著節奏扭了幾下。
楊葉哈哈大笑,鬼扯道“前段時間看了一篇關于心理學研究的報導,里面說簡單的重復有助于信息進入長期記憶,有利于大腦進行無意識加工。
而且這種行為是不可控的,你會下意識的進行,而不需要思考。美國的心理學家給這種現象取名叫光暈效應。
人們一般會把這種光暈效應用在廣告里,比如想一句厲害的廣告詞,然后不停地重復播放,給消費者進行洗腦。
我呢,換了一個思路,把這種理論應用到一首歌里,讓幾個長得青春靚麗的女孩不停地eeeeeeee效果還真不賴”
鄧麗珺驚訝地道“你寫歌還用到心理學”
“其實流行歌曲本來就是這樣啊,一般我們唱歌的時候,會在副歌部分重復好幾遍,不也是在給人加強記憶嘛我只不過是讓這部分變得更加突出了而已”
鄧麗珺一想,還真是如此,頓時服了,她摟住楊葉,用她吃得滿嘴油的小嘴在楊葉臉上親了一口,贊道“老公,你真油菜花”
“靠,這是哪里的方言”
鄧麗珺吃了十多分鐘,那邊少女時代快唱完了,她連忙換好衣服上臺,臨走前還哈了一杯啤酒。
這一下臉蛋紅撲撲的,在臺上更有韻味了
“哇,有火鍋吃”
幾個女孩在臺上又唱又跳,累得滿頭汗,結果一看到火鍋,王組賢就兩眼放光,“嗖”地一聲,竄了過來,不愧是吃貨
如果生活在三十年后的內娛,王組賢將擁有四大人設籃球少女、靈魂歌姬、正宗吃貨、網癮少女。
隨便一條就可以刷爆熱搜,讓營銷號津津熱道恰爛錢。
而且這不是營造出來的人設,是名副其實的。
再加上膚白貌美,一雙大長腿,讓她合照必嬴,還可以像范彬彬那樣整個紅毯艷壓人設。
十七歲出道,二十歲憑小倩紅透亞洲,這就是天降紫微星,內娛救世主
對了,憑借青蛇、東方不敗這些電影,還可以給她弄個姬圈扛把子的稱號
“媽的,這要生活在我那個年代,她得紅成什么樣啊”楊葉都想拉她去穿越了。
等幾個女孩都湊過來,王祖賢已經吃了好幾片毛肚了。
一盤也沒幾片,蕭薔想吃,已經沒了,忍不住吐槽道“你餓死鬼投胎啊”
“誰讓你那么慢”
王祖賢沖蕭薔扮了個鬼臉,繼續埋頭干飯。
楊葉自己剛涮好的毛肚放進蕭薔的碗里,對工作人員吩咐道“再去拿兩盤過來”
“謝謝葉哥哥”蕭薔高興地吃了起來。
幾個不吃辣的小姑娘自覺地涮著菌菇鍋,楊葉問道“來臺灣演出感覺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