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天若有情勇奪暑期檔第一,夏日福星緊隨其后,開心鬼放暑假第三,楊葉導演的殺死比爾只能排第四,而徐刻導演的打工皇帝只能排第五。
至于其他公司的電影,都是一些臭魚爛蝦,不提也罷
天若有情1985年香港票房暑期檔第一,暫列年度第二,劉樺這回牛逼大了。
一時之間,各種片約如雪片般飛來,雖然他因為不離開楊葉,電影不能去臺灣上映。
但是,劉樺已經打開日韓市場,賣到那邊去也是賺啊
投資人隨便弄個皮包公司請他拍電影,賣到日韓去,絕對是一筆好生意,完全沒毛病
而當初和劉樺一起出道的張雪友,自然也不會落后。
張雪友的吻別也終于制作完成,推向市場
雖然是一張國語專輯,但是打著楊葉包辦詞曲的名頭,一經推出,就大受追捧。
這張專輯只有吻別、情網、一路上有你三首新歌,其他都是張雪友的粵語舊歌,以及楊葉曾經為鄧麗珺寫的日語舊歌重新填詞的。
但這三首歌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一上線就牢牢霸占香港電臺和商臺的打歌榜。
由于受楊葉的影響,本時空并沒有出現譚張爭霸,學友倒霉的慘劇,大家都是各自美麗的。
原時空張雪友一出道就很紅,每張專輯都能賣出二三十萬張,僅次于譚張。
但是由于唱片公司為了銷量下意識的的炒作,媒體的煽風點火,譚張的粉絲打出了火氣,開始拼命地拼銷量。
譚張的專輯一上市,粉絲就十張二十張甚至一百張的買,一定要壓過對方一頭。
俗話說的好,老大和老二打架,把老三給打沒了
在這種粉絲發瘋的情況下,張雪友的專輯銷量一路走低,到了1988年,竟然跌破兩萬張。
張雪友開始懷疑人生,終日借酒消愁,被罵爛酒鬼,口碑跌到谷底,連老婆都跑了
廣州唱片公司的機器都快冒煙了,不夠賣,根本不夠賣
“我這里是xx百貨公司,我要一萬盒吻別”
“我這里是xx供銷社,我要五千盒吻別”
全國各地都是催貨電話,接線員都沒空吃飯。
改開不過幾年,盜版還沒有九十年代那么盛行。
一個是內地的盜版作坊暫時還沒有形成規模。
一個是內地消費水平太低,香港也沒興趣走私盜版磁帶到內地來。
內地的正版磁帶才賣一塊錢一盒。
你盜版能賣多少,這踏馬連蚊子腿都不是,香港盜版商搖著頭走開了。
再加上八十年代大陸人民的消費需求又十分旺盛,餓了十幾年你想想看
吻別一登錄內地,就引發銷量狂潮
而在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地方,銷量也是一路狂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全亞洲銷量就突破了五百萬張。
五百萬張啊臥槽,直追鄧麗珺的那張神專淡淡幽情了。
雖然其中一半是內地貢獻,賺不了多少錢。
但是這個銷量,實在是踏馬的嚇人
白楊公司被臺灣封殺后,很多人等著看笑話。
沒想到楊葉不到半年時間,就接連推出劉樺和張雪友,爆紅亞洲,電影,音樂,兩開花
至此,那些在封殺事件中離開楊葉的人,大佬們還好,他們怎么都能混。
那些二線藝人,一個個腸子都悔青了。
現在他們終于意識到楊葉的能力有多恐怖了,他讓誰紅,誰就紅,紅得發紫那種
最關鍵的是,楊葉不虧待自己人,跟著他,真的有肉吃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