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的胃口很好,“少女時代”的九個美少女,他已經吃了三個了。
而且三個小姑娘都是自己送上門來的,楊葉可沒強迫她們。
不過這樣守株待兔,效率實在有點低,楊葉在考慮要不要主動出擊什么的。
隨著女人越來越多,他需要陪伴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一個月總得見個一兩次面吧
那些為他生兒育女的,更需要陪伴
再加上還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要處理,漸漸地,他已經沒有那么多精力,費盡心思去追一個女人了。
說起來,楊葉拍戲從不加班,除了他是一個穿越者,對996深惡痛絕之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要留出時間來陪他的女人們。
這種不加班風氣自他而始,慢慢就在公司蔓延開了。
畢竟老板拍戲都不加班,你們踏馬的比老板還牛
于是,白楊影業的很多劇組就慢慢變得不怎么加班了。
然后大家發現,其實不要那么趕,好好打磨一部作品的話,票房數據往往要比那些粗制濫造的爛片要好得多。
而且大家也都要輕松很多,不用那么累。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院線聯盟建立后,香港所有的影院經營者再也不用愁片源了,也就不用像以前那樣拼命拍片填充院線了。
這樣一來,大家拍的片子就漸漸精細起來,一些在原時空辣眼睛的爛片,現在很難立項了。
以德寶為例,德寶在原時空接手了邵氏的院線后,很缺片源。
為了應付電影院的檔期,不能不去投資拍片,所以德寶的片子很容易就開拍了。
只要覺得劇本還行,費用還行,那就開干,拍完之后先放午夜場,還有七點場看票房好不好,然后再決定投多少錢做宣傳。
但是現在,他們不這么干,原時空他們一年至少要拍十五部電影,現在大概縮減了三分之一,只拍十部左右。
之所以仍有這么多,是因為海外需求太旺盛了,除非片子實在太辣眼睛,多半都能賺錢。
這種不加班的風氣先在白楊電影公司成型,后來又蔓延到亞視,大家覺得,兄弟公司都不加班,我們憑什么加班
香港電視臺的情況和電影公司又不一樣,電影公司一大堆,但電視臺就兩家。
大家都很缺片子,為了應對播放需求,只能沒日沒夜地拍片子,否則就有供應不上的風險。
這時候你說不加班,這踏馬怎么可能所以電視劇劇組不加班的意愿只能被壓制,這使得不少人頗有怨言。
于是,亞視就開始適當引入一些精品日美劇、日劇、甚至臺劇,新劇,減少每年的自制劇數量。
同時也開始控制自制劇的質量,走精品路線,更加積極地尋求海外市場。
薪水上,由于拍片數量減少,大家拿的薪水自然也就變少了。
尤其是那些有名氣的,拿片酬的演員,更是收入銳減。
不過白楊經紀公司不是吃干飯的,會幫著這些有名氣的演員接其他的工作,比如做代言、拍廣告、為企業站臺、剪彩、唱歌、配音等。
從這方面又可以補回來,而且比整天待在劇組,玩命拍戲更輕松。
不過一些老牌的公司,比如無線,雖然它家明星很多,但是基本都沒可能出來接這些代言之類的活動撈外快的。
因為外面的錢太好賺,野了心,就沒心思好好拍戲了。
這是公司的經營理念問題,并不受環境的影響。
即使是幾十年后,tvb依舊是這套圈養員工的做法,只不過稍微寬松了一點。
其他的公司沒有無線那么變態,也沒有白楊公司多元經營的門路,他們也有別的應對方法。
那就是拍埠片。
所謂埠片,就是不上香港的院線,直接在海外銷售的片子。
八十年代的香港,是亞洲娛樂業的執牛耳者,海外市場對港片的需求極大,達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