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一聽,心說,果然,有些事該來還得來。
《紅高粱》這部電影,簡單粗暴,充滿野性的力量,張一謀憑此摘得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還讓鞏莉一舉成名,還影響了姜聞一生,姜聞后來的電影,都能看到此片的影子。
對于楊葉來說,支持張一謀拍《紅高粱》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張一謀因為這部電影把鞏莉給上了,這楊葉不能忍。
上鞏莉這種事……當然是讓我來!
也罷,他要拍就讓他拍,老子到時候去截胡。
楊葉說道:“這部小說我看過。你說它土,它的確很土,但它和你一樣,是從這片土地里長出來的,你嫌它土,就是嫌你自己土,要洋氣很簡單,但要守住本心很難,我支持你拍!”
楊葉比張一謀還小三歲,說話老氣橫秋,還帶點心靈雞湯,不過張一謀并沒有感到任何不適,相反還十分感激楊葉為他指點迷津。
畢竟,楊葉的成就擺在那里。
“謝謝老板!”張一謀高興地說道。
楊葉想了想,說道:“這部電影,和內地電影廠合拍吧。他們出資源,提供拍攝的便利。我們出錢,花多少,以拍好電影為前提,不浪費就行。”
其實花不了多少,這電影敞開了花,也花不了一百萬,但投資公司至少能賺回來一千萬。
張一謀是西影廠出來的,他道:“找西影廠合作行不行?”
楊葉點點頭:“沒問題,那你下禮拜直接北上吧,不過速度要快,高粱這個東西,現在應該沒什么人種了。
所以,你想拍這部電影,得自己種高粱,還得請人照料,要是耽誤了,那就只能等明年了。”
張一謀答應一聲,又給楊葉敬了一杯酒。
楊葉和他干了一杯,又補充了一句:“過幾個月我要去內地出趟差,到時幫你把把關!”
<divtentadv>把什么關?當然是把鞏莉的關!
……
《紅高粱》這部電影的牛逼之處在于:它打破了在國外獲獎的電影,回國后狗都不看的定律。
凱子哥的《黃土地》是改開后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電影,票房809塊。
而張一謀的《紅高粱》直接干到4000萬,妥妥的口碑票房雙爆。
最神奇的是這電影在海外也能賣錢,比如在香港就賣了四百多萬港幣。
別笑,已經很高了。
后世有不少人會噴《紅高粱》丑化中國人。
其實不止是后世,在當時也有人這么噴,還噴得賊帶勁,不過都是老年人在噴。
不少老教授認為《紅高粱》迎合了某些觀眾低級趣味,比如影片中剝人皮、往酒缸里撒尿、男女在高粱地“野合”等低俗場景。
但……上了年紀的人噴,年輕一代卻拼命地護。
年輕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走在大街上都要吼兩句“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
那個年代是國家有史以來最開放的年代,剛改開不久,人人渴望了解世界,各種展覽的熱鬧程度,就像后世擠地鐵一樣。
連一度被貼上“下流低俗”標簽的人體藝術都可以名正言順地登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