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們來的真的,喂,不要啊,救命啊……”
楊燁全身的衣服被剪了個稀爛,嘴巴里還被塞了個橘子,要多慘,有多慘!
祖兒氣哼哼地道:“痛苦可不是女人的專利!”
明菜搖搖頭說道:“傷心更不是我們的義務!”
她拿起打火機,啟動了天花板上的消防噴淋頭,水流直瀉而下,讓楊燁爽了個夠。
酒店分場一路拍下來,楊燁真的是被玩壞了。
兩位美女也丟掉矜持,陪著楊葉一起瘋,一起鬧,心里的陰霾暫時一掃而空。
跟著“葉哥哥”,跟著“歐尼醬”在一起的時光,真是太快樂了!
“黃金十年”的港式喜劇,設計極為精巧,笑點極其密集,幾乎每一個分場,都被編排得高潮迭起。
雖然也會融梗,抄襲,但更多的還是有機的組合,屬于是一種創造。
這是楊葉原本那個時空的喜劇無法與之相比的。
那個時空,市面上的喜劇基本都靠翻拍。
通用的做法就是找一部七、八十年代、外國比較冷門,但又不錯的電影,拿回來改一改,本土化一下,就上院線圈錢。
比如肖央主演的《情圣》這部電影,就是翻拍自八十年代美國的《紅衣女郎》。
哦,它沒說是它翻拍,直接就是原創上映的。
《情圣》其實還有第二部,抄的是一部阿根廷喜劇,但因為吳秀剝出事,這部電影無了。
后來這種那抄襲當原創的把戲被揭穿的太多了,才有了《西虹市首富》這種購買版權翻拍的事。
像麻花、陳思成、賈靈等人的喜劇,幾乎是一水的翻拍,極少有自己的原創。
最奇妙的是,這些翻拍的電影,本土化一下,常常不怎么違和,還能創造很高的票房,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中國是后發國家,二零一零年代的社會狀態,其實和一九八零年代的發達國家的社會狀態差不多,所以……完全可以平移過來。
這一點,楊葉深有感觸,他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香港,日本、美國。
常常會恍惚間覺得自己還生活在原來那個時空。
除了科技不夠發達,其他都太像了。
換言之,現在這個時代的人經歷過的一切,后世的中國都會經歷一遍。
比如說……現在的日本女人正在瘋狂的打拳,三十年后的中國女人也在瘋狂的打拳。
三十年后的中國人看不起當時的美國人,覺得他們整天就知道zzzq,搞不好過個幾十年,中國人自己也會玩這么一波!
說回喜劇,黃金十年的港產喜劇除了情節編排精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演員都極其放得開,不會有什么巨星包袱。
喜劇嘛,你豁不出去,那戲就沒法看了。
楊葉雖然是第一次拍喜劇,但他早有準備,臉都不要了,敞開了玩。
他的這種狀態也感染了全劇組的人,大家工作起來非常帶勁,不到一個月,這部《大丈夫日記》就宣布殺青。
而且《大丈夫日記》是邊拍邊剪,電影拍完,基本也就剪得差不多了。
這時已是五月中旬,在開拍之前,他們就定下了上映日期。
那就是五月的最后一天,端午節,星期日!
“只有半個月了,大家加下班,一個星期內,剪輯、配樂、字幕全部搞定!”
楊葉吩咐下去之后,對中森明菜道:“明菜,暫時別回東京了,我還想請你拍一部戲。”
中森明菜最近跟著楊葉玩瘋了,演戲上癮,興致勃勃地道:“什么戲啊?”
楊葉道:“《香港愛情故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