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那咱們也算有緣了,都請坐吧,我請大家吃頓便飯。”
說是吃便飯,但馬克西姆餐廳的價格連香港人都覺得貴,一瓶紅酒的價格,顧長位、姜文等人一年的工資都不夠。
顧長位看著杯子里的紅色液體,有些不敢喝,金子做的啊?
張一謀跟著楊葉全世界拍戲,什么沒吃過?東洋魔女、北美蕩婦都玩過不少,是見過世面的。
他熟練地搖晃著紅酒杯,低聲對顧長位說道:“該吃吃,該喝喝,不用在意,這不算什么。”
其實張一謀后來雖然發達了,但他還是最喜歡吃油潑面,啃咸菜。
鞏莉還是個學生,跟著大家走進這家金碧輝煌的餐廳,整個人都有點發憷,不過這女人內心非常強大,很快就鎮定下來了。
吃飯的時候,她就鎖定劉小慶,人家怎么吃,她就怎么吃,并不慌亂。
法餐嘛,磨磨唧唧,吃吃停停,自然是邊吃邊聊,在座的都是電影人,聊的話題自然就是電影相關。
最近在國外火熱上映的電影就是《終結者2》了,楊葉和張一謀都是這部電影的主創,于是兩個人就互相吹起了彩虹屁。
張一謀吹捧楊老板的種種拍攝手法充滿了奇思妙想,神乎其神。雖然大家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卻都是一副不明覺厲的樣子。
楊葉也吹噓了一番張一謀的攝影技術:“我們要拍夜景,如果是一般的攝影師可能就用黑色,但是謀子不同,他用了藍色,還用了綠色,非常高明。”
“謀子甚至還啟發了好萊塢攝影師斯托拉羅,這家伙是大導演貝托魯奇的御用攝影師,我看了《末代皇帝》的毛片,發現里面有謀子的攝影風格。對了,你們認識?”
張一謀謙虛地道:“斯托拉羅來中國的時候,和我們北影學院78級的攝影師交流過,我、長衛都在場。”
斯托拉羅在那次交流中吸收了張一謀提出的“既不完全唯美光線,也不完全紀實光線”的特有的攝影風格,將其運用到了《末代皇帝》的拍攝中。
《末代皇帝》上映后,臺灣攝影師李屏賓(七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看完電影淚流滿面,他說:“一個攝影師,就算把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已經完全吃透,也許也拍不出這么優秀的作品。”
李屏賓當時不知道,斯托拉羅從張一謀那里取了經。后來,《末代皇帝》順利拿下了奧斯卡最佳攝影。
等吃完主菜,楊葉才問張一謀和文雋:“《紅高粱》籌備得怎么樣了?”
兩人對視了一眼,文雋說道:“劇本、服裝、道具、演職人員、拍攝地點這些都已經全部籌備好了。我們準備在莫嚴的山東老家高密,還有寧夏的鎮北堡兩個地方取景拍攝。”
為什么發生在山東的故事,他們會跑到寧夏那么偏僻的一個荒漠去取景呢?
六十年代,作家張賢亮被下放到寧夏勞動,看見當地的兩座古堡,古樸、原始、粗獷、荒涼,使他震撼不已。
動亂結束后,張賢亮把這兩座古堡寫進他的小說中,并特別指出,這地方特別適合拍電影。
后來謝晉改編張賢亮的小說,就聽從張賢亮的建議,到鎮北堡取景拍攝,拍出了轟動全國的《牧馬人》。
那個地方實在是太有特色了,所以《紅高粱》劇組也就跟著往鎮北堡跑了。
鎮北堡后來建成了影視城,又拍攝了很多經典電影,比如《新龍門客棧》、《大話西游》等。
楊葉點點頭,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們種的高粱都能釀酒了吧?還能拍嗎?”
張一謀笑道:“我們之前都在弄劇本,弄完了才開始種,種的是秋高粱,還不到一個月,不耽誤拍攝。”
“那就盡快開始吧!嗯,這位鞏莉小姐年紀不大,還是學生吧?”
張一謀道:“對,她正在中戲表演系念大二,小莉,給楊少敬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