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決戰戲,讓內地的演員們大開眼界。
像楊葉這樣早已功成名就的人,拍戲還這么拼,他們真的服了。
這個時代的香港電影人,尤其是拍動作片的,的確是值得尊敬的,真的是拿命在玩。
86年程小東到內地拍戲,有一個動作要從高臺上跳下來,替身猶豫半天不敢跳。
程小東不耐煩,大喝“我跳給你看!”
他真的跳,跳完腿斷了,在醫院躺了半年。
徐刻找他拍《倩女幽魂》,他是杵著拐杖拍的。
后來《倩女幽魂》大賣,這貨就經常吹牛逼:“我單只腳都拍得好過你!”
這場決戰戲拍完之后,大隊人馬乘坐火車前往牡丹江繼續拍攝!
在牡丹江,楊葉帶著劇組去祭奠了一番楊子榮。
楊子榮是個英雄,但他的人生卻是個悲劇!
根據他的戰友回憶,19年2月23日,楊子榮和戰友們一起打土匪。
他第一個沖進去,一腳踢開門,大喝一聲“不許動”,并準備開槍示威。
不想“咔嚓”一聲,手中的駁殼槍竟然沒有響。
原來是天氣太冷,槍機上結了霜,被凍住了。
還沒等他俯身隱藏,一顆子彈飛過來,正中他的胸膛。
楊子榮倒在雪地上,永遠留在了白山黑水之間。
楊子榮并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楊宗貴,但部隊并不知道,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楊子榮”。
與此同時,在山東煙臺老家,他的母親正在貧困中掙扎,思念著她惟一的兒子。
因為楊宗貴喬裝土匪偵察的時候被同鄉看到過,因此當地盛傳他做了土匪,所以他家沒有待遇。
于是直到在貧困和饑餓中死去,楊宗貴的母親也不知道,她的兒子,是一個英雄。
楊子榮的兩個妹妹被賣到外地,直到后來曲波找到楊子榮的故鄉,才將她們找回。
……
楊子榮的故事是非常適合香港電影的類型。
孤膽英雄,獨闖匪巢,喬裝臥底,打虎上山,舌戰逃匪,在大年夜將敵人一網打盡。
這些似曾相識的橋段曾經無數次在香港電影里出現過,所以陳龍把它改編成《a計劃》,才那么好看!
這版《智取威虎山》在改編上,放棄了夾皮溝土改的故事情節,將“先遣圖”從刮民黨布置收編殘匪抵抗我軍,變為軍閥張作霖遺留的財寶和軍火寶庫。
這讓整個故事中,國共對抗的形態完全消除了,變成了“軍隊打土匪”這一香港電影最擅長的警匪片模式。
汪洋問楊葉,為什么要這么改?
楊葉的解釋是:“這是在商業發行上的考慮,海外的觀眾對國共對抗的事沒興趣知道。所以我們要剝離意識形態,提煉英雄主義!”
不管怎么說,這電影也是宣揚我軍的正面形象,就沖著楊葉在海外強大的號召力,劇本順利通過,并且在拍攝上給予了不遺余力的支持。
……
雪還沒有落下來,天已經很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