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唱片和鄭東漢滾石唱片的段氏兄弟對楊葉搞好聲音的計劃都是百分百支持,因為這從根本上降低了唱片公司的運營成本。
如果真能像楊葉說的,在歌手出道前之前就將其捧紅,那出唱片就是百分百大賺。
現在唱片公司選拔歌手的方式就幾種。
一種是唱片公司自己舉行唱歌比賽。獲得優勝的就包裝一下,發張唱片試試。比如王非就是參加新藝寶的唱歌比賽出道。
一種是找已經出名的人。利用他的名氣來出唱片,可以保證一定的銷量,比如找知名演員來出唱片,演而優則唱,粉絲會買單。
一種就是靠星探碰運氣。比如徐懷鈺在她家陽臺上一邊晾衣服一邊唱歌,被唱片公司的人聽到了,拉去錄了張唱片。
這幾種方式,風險都比較高,很多時候都是在賭運氣。
可能你相中一個人,覺得他很不錯,但他就是沒有觀眾緣,或者沒有找對歌路,出的唱片賣不動,就血虧了。
當然也有華星唱片這樣的,自家有電視臺,可以舉行更大規模的比賽,影響力比唱片公司自己舉行的大得多。
像梅艷方、呂方這些歌手,出道就自帶人氣。
鄭東漢以前就很羨慕華星,但楊葉卻并不支持亞視辦唱歌比賽,只是轉播香港電臺辦的“全港十八區業余歌手大賽”。
因為楊葉從張敏怡那里獲得的助力很多,愿意幫她保持業余歌手大賽的影響力。
而且光從香港這個小水潭里也選不出多少人才來,楊葉的興趣不是很大。
現在有了衛視,直接跳出香港,自然可以大展拳腳了。
滾石的段鐘潭專門跑到香港來開會。
會議上確立了白楊在香港和內地尋找潛力歌手,而滾石在臺灣和新馬尋找潛力歌手的分工。
另外楊葉還提出了一件事,是時候去內地開唱片公司了。
段鐘潭問道:“現在內地的政策可以放開了開唱片公司嗎?”
楊葉道:“開是可以開,但發行和制作要交給國營的音像出版社來做,我們只能賺點辛苦錢。
不過這件事宜早不宜遲,因為政策總是會一步步開放的,現在正是跑馬圈地的時候。”
段鐘潭很感興趣,說道:“那也不錯,我們國語事業部的張培仁副總是個搖滾迷,他聽了一無所有后,一直想去接觸內地的搖滾青年,正好派他去。”
滾石非常有開拓精神,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派張培仁到京城去成立魔巖唱片,一手扛起了中國搖滾的大旗。
楊葉道:“那就去嘛,不過內地的唱片業務現在主要集中在廣州,要不然咱們分一下工吧,滾石去京城,白楊去廣州,分別開一家唱片公司。”
段鐘潭道:“南北呼應,這個主意好!”
“東漢覺得呢?”
“這是好事啊,讓陳經理去吧,他非常喜歡搖滾!”
楊葉看向白楊唱片的副總經理陳健添:“阿添有興趣?”
陳健添欣然道:“有啊!”
陳健添在原時空是滾石香港分公司勁石的總經理,如今滾石和白楊成了一家人,勁石無需存在了,陳健添就成了白楊公司的副總。
陳健添在原時空是beyond、王非的經紀人,家駒還給王非寫過歌。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冬天,“唐朝”、“呼吸”等六支搖滾樂隊以為亞運籌款義演的名義,在京城搞了一場“90現代音樂會”。
“黑豹”也想參加,結果臧天朔嫌他們寫的歌一坨屎,不帶他們玩。
那天晚上,觀眾山呼海嘯,踩壞了2000多把椅子。
黑豹的幾個人坐在現場,看著呼嘯的觀眾,氣得聽一半就走了。
去西直門吃了一頓不服氣的飯,開始瘋狂地排練。
這時候的竇維留著一頭長發,帥得批爆,女人一見了就迷糊。
竇維的女朋友姜昕后來寫過一本自傳體小說《長發飛揚的日子》,里面有一段話描寫第一次見到竇維的情形:
“一個男孩裹著一件長得快要拖地的黑色風衣,像風一樣刮了過來,閃爍的燈光下我看不清他的面龐,但我注意到,他那一頭隨著節奏飛揚的長頭發……他跳得非常好,非常具有煽動性,他的頭發、他的風衣,甚至他的人,都給人一種強烈的氣息。”
王非見了也迷糊,那時候王非還不紅,在香港過得不如意,心情煩躁就會回京城。
大家都是玩音樂的,很容易就認識了。
不過竇維那時候有女朋友,就是姜昕,也是個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