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長得不像日本人呢,原來是個湘妹子。”
因為血統上的關系,兩人稍微親近了一些,楊葉道:“你很有天賦,我希望你能夠去香港接受專業的訓練,你愿不愿去?”
“去香港?”
“對,就好像中森明菜、工藤靜香、天海佑希那樣,她們都是在香港接受訓練,然后返回日本的。”
“我知道她們,我……能考慮一下嗎?”
“當然可以,不過我很快就要離開日本。如果你考慮好了,直接來公司就行了,他們會幫你安排。”
“謝謝您!”
……
“角川先生,好久不見。”
“楊桑,恭喜你又拍出一部杰作啊,我已經看了,非常精彩。”
“角川先生,聽說你最近在執導一部大制作?”
角川春樹豪氣干云地道:“對,我下個月就要去加拿大拍攝外景。”
角川春樹正在鼓搗一部耗資五十億日元的戰爭大片《天與地》,將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展開對決的故事搬上大銀幕。
這電影場面十分宏大,角川這廝動用六千名群眾演員來拍攝戰爭場面,堪稱是日本影史最大的手筆。
后來電影上映,果然大賣,配給票房突破50億日元,問鼎1990年日本邦畫票房年冠。
兩人上了車,聊著天,一起前往今天舉行宣傳活動的電影院。
到了現場,到處都是人,還舉著各種各樣的應援物,上面有楊葉的尊稱,爵士。
場面比在香港、臺灣有過之而不及。
楊葉忍不住暗暗吐槽,大英封的爵士關你們屁事,這怎么就叫上了?真把自己當歐洲人了是吧?
楊葉好不容易上臺,馬上笑容滿面地和大家找招呼,人們瘋狂地喊著楊葉的名字,山呼海嘯,驚空遏云。
……
角川映畫舉辦的《尋龍訣》日本首映禮非常成功。
這電影在這個年代來說,可以說非常強大了。
電影放映完后,楊葉也親自上臺,和觀眾們互動。
日本人看電影沒有香港人那么奔放,他們在觀影途中幾乎不說話的。
在楊葉看來,這十分無趣,他覺得香港戲院更有意思。
怎么說呢?
打個比方。日本的電影院就好比把電影下載下來了,一個人慢慢看。
香港的電影院就等同于用彈幕網站看。
彈幕這玩意兒,初看是一個十分傻逼的設定,滿屏都是字,多影響觀感啊?
但你一旦適應,就回不去了。
放映完畢后,《尋龍訣》收獲了熱烈的掌聲。
隨后的交流上,有日本觀眾問:“楊爵士,那個神女墓是真實存在的嗎?”
自從女王給楊葉發了個爵級大勛章以后,日本這邊不少人也以爵士來尊稱他了。
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大概是“脫亞入歐”,搞得自己的都信了。
楊葉心說,咋滴,你丫還想去盜墓啊?正色道:“那是電影虛構的。”
這讓他忽然想到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日本人也就罷了,他們不能真跑到中國去挖墳。
這電影要是在內地上映的話,那可就不一樣了。
到時候不會掀起一波盜墓熱吧?那可就罪過大了。
隨后,楊葉又給大家科普了一些八卦的知識,以印證電影中胡能夠通關的緣由。
還現場念了一遍完整的尋龍訣口訣,被不少人煞有介事地就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