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尋龍訣》的票房也十分喜人。
35毫米放映機放映三個月后,觀影人次突破一億,票房有五千多萬人民幣。
另外兩種型號的放映機都在鄉鎮、農村使用,極難統計,也收不到錢,楊葉直接不管。
大陸這幾年由于一系列產業的帶動,發展極快,東南沿海的人均工資增長超過100%,不足一元的電影票價已然不合時宜。
改開之后,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提高,幾乎所有商品物價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
而極少數未做調整的商品則受到整個物價體系的擠壓,電影票就是其中之一。
這年頭國內有句順口溜,生活三大賤,看電影、坐火車、吃面。
水漲船高的拍攝成本對上低廉的票價,國內的八大電影制片廠全都入不敷出,瀕臨倒閉,電影院也舉步維艱!
面對這種狀況,國內已經有許多人呼吁放開管控,讓市場自由定價。
于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票價一路飛漲,十年內漲了二十倍。
因為漲得太快,票價太高,又沒什么好片子可看,大家就不去看電影了。
電影廠和電影院,該倒閉還是倒閉!
……
楊葉要拍攝《神話》,不僅僅是和韓國的cj娛樂合作,還要引入內地的合作伙伴,那就是西影廠。
有了西影廠的支持,再加上楊葉的名望,就可以打通關系,進入兵馬俑拍攝。
除了兵馬俑和長城,還有一處古跡必不可少,那就是印度的帝沙神殿。
這玩意兒是人家的文化遺產,原時空是靠成龍的面子,人家才讓拍的。
楊葉心說,不知道老子的面子值不值錢。
先找人去試試看!
哦,還得找個印度妞。
楊葉一邊在大觀片場搭建始皇帝的“天宮”;
一邊派徐風親赴西安,商議合拍以及借兵馬俑的事宜;
一邊派江志強前往印度,商議借用帝沙神殿拍電影。
至于印度妞,楊葉琢磨一番之后,向寶萊塢女星瑪杜麗·迪克西特發出了邀請。
瑪杜麗·迪克西特號稱印度舞后,1988年憑借《酸女辣男》問鼎印度票房冠軍,是如今的印度頭號女演員之一。
說起她的名字可能沒什么人知道,但《寶萊塢生死戀》看過的人應該不少。
楊葉還沒吃過印度菜呢,這回得嘗嘗咖喱雞!
……
一切安排妥當后,楊葉動身前往京城,準備在人民大會堂開啟《智取威虎山》的首映禮。
一個冷知識,人民大會堂是可以租用的,符合規定,給錢就行。
后世很多電影都在人民大會堂搞發布會,首映禮什么的。
不過楊葉這一次,算是開風氣之先了。
《智取威虎山》是楊葉首次拍攝紅色經典,所以直接把首映禮選在了京城。
《智取威虎山》本來可以早一點上映的,不過楊葉卻一直拖到了十二月才上映。
因為他不想搶《開國大典》的風頭。
《開國大典》是長影廠的獻禮片,九月份上映,票房狂賣1.7億,是八十年代最賣座的內地電影。(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