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亞委會那邊也向楊葉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夠在亞運會開幕式上演唱亞運主題曲《手拉手》。
《手拉手》原本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主題曲,被楊葉給薅了。
漢城奧運會的主題曲另換了一首,不過主唱依舊是“阿里郎”組合。
因為這個組合在歐美很有名,是韓國在國際上的排面。
《手拉手》被稱為歷屆奧運會主題曲中流傳最廣,傳唱度最高。
它的旋律簡潔、明朗,易于傳唱。歌詞樸實,感染力強。
“我們手拉手,把世界走遍,我們將共創一個美好的家園”體現出了人類共同的心聲。
至于《亞洲雄風》,它并不是90亞運的主題曲,而是宣傳曲。
原本90亞運的主題曲叫《燃燒吧,火炬》。
不過這首歌不怎么好聽,遠遠比不上《亞洲雄風》,就被人遺忘了。
如今《手拉手》和《亞洲雄風》雙星并舉,在后世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既然歌是楊葉寫的,讓他來唱也最合適不過,楊葉也就欣然應約了。
但《手拉手》并不適合一個人唱,在漢城奧運會上,它是“阿里郎”組合,一家四口一起唱的。
也正因為他們是一家人,配合默契,也就顯得感染力更強。
所以楊葉提議,《手拉手》也找四個歌手一起唱,而且最好是陸港臺澳,兩岸四地各出一人。
“阿里郎是一家四口,咱們這是中華民族大家庭。”楊葉說道。
亞委會的領導聽了十分驚喜,這個主意好啊,這可太踏馬的政治正確了。
馬上回去開會研究去了。
……
利致向楊葉介紹道:“這位是上海電視臺電視制作中心的張國平主任,這位是郭新玲導演。”
楊葉和幾人客氣地握手,在會客室里坐了下來。
這兩年央視和亞視合作,拍了好幾部大熱電視劇。
亞視制作,央視協助,為拍攝提供便利,拍完之后,國內的版權歸央視,海外版權歸亞視,跟合拍電影一樣的套路。
央視做起了無本買賣,賺得缽滿盆滿,亞視當然也大賺,拍劇本來就要花錢,跟央視合作反而省錢。
亞視還曾經為央視拍攝《西游記》提供了技術支撐,楊潔導演在開拍《西游記》之前,曾經去亞視和紫氣公司學習過半年。
現在內地的電視臺都想和亞視合作,上海臺找上門來,不用說,他們要拍《封神榜》了。
1989年西影廠制作的《封神榜》太尼瑪恐怖了,嚇哭無數小朋友,還踏馬露柰子,露屁股。
這要是電影,就是妥妥的三級片,居然公然在電視上放,也是沒誰了。
關于這部劇只播了五集就停了,一般的說法是被禁了。
但是主演梁麗提供了另外一個說法,這部劇的監制,藝術總監吳天明獲邀去美國講學,結果滯留美國不歸,就沒拍了。
吳天明是西影廠的廠長,張一謀的恩師,他的遺作《百鳥朝鳳》因為制片人下跪求排片,而讓許多人熟知。
吳天明不回國是因為在美國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了一些話,一時回不來了。
吳天明差點餓死在洛杉磯,靠著賣餃子,還有當地華人的資助才撐了五年,得以回國。
……
現在,上海臺決定拍攝《封神榜》。
由于《西游記》大受歡迎,這里面有紫氣公司的一份功勞。
《封神榜》自然也希望能夠得到支撐。
這沒什么好說的,無非就是合拍嘛,楊葉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