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聯杰這個人,演戲真的有一套。
他演大俠的時候一臉正氣,風度翩翩。
演殺手的時候又滿臉戾氣,殺氣騰騰。
球場屠殺這場戲,他明明用的是傳統功夫,但往日那種堂堂正正的宗師風范卻全都消失不見。
暴起殺人的時候,極其殘忍、血腥,讓人不寒而栗,卻又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感,完美地詮釋了何為“暴力美學”。
由于是功夫片,現場來了不少專業人士。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當甄子單和李聯杰的一場巷戰,觀眾們都被他們瘋狂的打法驚呆。
但是在業內人士眼里,卻看到了楊葉在武打設計方面的獨到之處。
在此之前,香港的功夫片基本只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見招拆招的武打套路,一種是在動作之中加入喜劇元素。
即使楊葉后來將“輕功”融入動作片中,被香港功夫片廣泛應用,并為世界所接受,但依舊脫不開這兩種模式。
即使是楊葉后來拍出了拳霸這種拳拳到肉,兇殘暴力的動作片,但是本質上依舊是港片里見招拆招的套路。
拳霸之后,楊葉似乎就放棄了在動作上面的突破,轉而尋求拓寬題材的邊界。
他跑到蘇聯去拍狙擊手電影兵臨城下。
跑到內地以007的模式拍攝紅色經典智取威虎山。
用奪寶奇兵的模式拍攝中式探險奪寶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
拍攝了并不以動作取勝的賭神系列。
還玩票似的演了一部喜劇片大丈夫日記,甚至主演了一部愛情電影情人。
當然,還拍攝了兩部續集電影東方不敗和終結者2,將武俠電影和科幻電影推到了新的高峰。
但是,不管他這些年拍了多少電影,搞了多少事,收割了多少票房,取得了多少成就,在對動作片的革新之上,他一直是停滯不前的。
由于楊葉是在世界影壇極其引人注目的一位電影人,所以,世界各地對他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說到楊葉對動作片的貢獻,在少林寺中,他展示的是傳統的武術,但開始創新性地使用威亞。
在精武英雄中,解決了一打多的問題。
在臥虎藏龍和笑傲江湖中,對威亞的使用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九龍城寨和拳霸中,將“輕功”這個概念玩得爐火純青。
最近幾年,業內對楊葉最普遍的認知,就是他已經到瓶頸了,所以只能轉而在題材上尋求突破。
智取威虎山和尋龍訣出來后,許多人清楚地認識到,楊葉在向好萊塢取經。
雖然這兩部電影做到了將好萊塢的電影套路化用無痕,拍出了自己的特色。
而現在,當這部殺破狼的出世,雖然楊葉沒有親自主演,業內人士卻瞬間意識到,楊葉又拿出新東西來了。
首先是武打場景的設計,在這部電影中,不管是單方面的殘殺,還是勢均力敵的對抗,都會把場景局限在一個狹窄的空間之內,盡量避免一對多的情況,這無疑為武打的設計又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后在打斗的風格上,融入了mma綜合格斗,電影中甄子單、洪京寶、李聯杰都是十項全能,精通各種格斗技巧。
尤其是最后甄子單和洪京寶的boss戰,將古今中外的各種武術融為一爐,精彩紛呈,酣暢淋漓。
而在甄子單和李聯杰那場巷戰中,還設計了一些iss的動作,這自然是從游戲中得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