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攝神話,白楊影業在光明影視城建造了一個全亞洲最大的攝影棚。
如果沒有紫氣公司,在九十年代初期的香港,神話這種電影,幾乎是沒有可能拍出來的。
就算勉強拍出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因為全片最菁華的“天宮”部分,需要用到大量的特效,而香港的技術根本達不到。
這一點,只要看程小東在1990年拍的古今大戰秦俑情就會明白。
秦俑里的地宮,程小東只敢用黑夜來做掩護,拍幾個局部鏡頭來糊弄。
但是神話里的天宮,是一個恢弘、浩渺的夢幻空間。
以夜明珠來模擬日月星辰,千軍萬馬凌空佇立,仿佛在始皇帝的率領之下,向著星辰大海進發。
這樣氣勢恢宏的場景,是秦俑無法比擬的。
更何況在這個場景里,還有大量蒙毅和玉漱之間,唯美浪漫的鏡頭。
這一切,都是利用綠幕cgi實景布置三合一的方法來制作完成的。
而想要呈現出天宮恢弘的場景,就要求鏡頭和綠布景之間有足夠的空間,絕對不能縮小拍攝空間。
因此,楊葉才打造了這個亞洲最大的攝影棚。
建一個攝影棚很容易,只要有錢,有地,想造多大都行。
但“天宮”部分的拍攝,依舊困難重重。
首先是照明的問題。
在拍攝尋龍訣的時候,為了解決墓道里的光源問題,電影運用了大量的背景特效。
用各種熒光、綠火、湖水來制造墓道之中的光源,將整個地下世界渲染得十分的詭異,帶著奇幻的色彩。
“天宮”實際上也是墓穴,是沒有陽光的。
所以在拍攝的時候,也需要解決光源的問題。
楊葉給出的設定是,皇陵建造者在山洞的頂端鑲嵌了大量的夜明珠來模擬日月星辰。
這個設定符合史記的描述:“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又別出心裁,史記中說“以人魚膏為燭”,既然是用油脂來做燃料,就有用盡的時候,改成夜明珠,看起來就更好一些。
光源的設定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要實際操作。
室內的光源,一般就是用燈泡加色溫紙來展示,在拍尋龍訣的時候就是這么操作的。
在拍終結者2的“鋼水”的時候就麻煩很多,因為涉及到水,色溫紙就不管用了。
當時,劇組在水水池的底部和周圍安裝了三百多個燈泡,在這些燈泡上全都涂上暖色凝膠。
再加上反射板,過柔光片等輔助器材,使得整體環境呈現出橘色的氛圍,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神話其實也是探險奪寶題材,照理說可以復制尋龍訣的操作。
但是,尋龍訣的“地宮”比較狹窄,神話的“天宮”卻是一個巨大的空間。
想要把這個大的空間照亮,還要達到拍攝要求,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大功率照明設備。
這么多照明設備一起使用,整個“天宮”就如同一個烤箱,人在里面工作,會極度的疲憊、緊張和焦躁。
好在,拍攝終結者2的時候,楊葉的團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次的拍攝雖然困難,他們也有相應的應對方法。
而且光明影視城的條件也好過他們當初在洛杉磯郊外找個廢棄鋼鐵廠。
比如說他們有充足的電力,可以在攝影棚內加裝降溫設備。
在神話的設定中,“天宮”是利用外太空的隕石制造的一個失重空間。
演員在天宮中需要表演出“無重力”的效果,幾乎每個鏡頭都需要“吊威亞”來實現。
這樣高強度的“吊威亞”對演員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尤其是楊葉和崔真實,他們還要在空中“雙飛”,給觀眾帶來,唯美,浪漫的情景。
作為男女主角,飛來飛去的鏡頭最多,出現小意外的幾率也比別人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