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道:“我是華爾街的一名投資人,我叫瑞恩·卡瓦勞格。”
楊葉搖搖頭,說道:“卡瓦勞格先生,我不是神,這只是基于我對這部電影的認知,以及我對市場的分析而得出的結果。
但我可以跟你打一個賭,我賭這部電影的票房會在三億美元以上,如果達不到,我可以輸給你一百萬美元。”
瑞恩·卡瓦勞格不信楊葉看個了個就能精準地預測票房,當即說道:“那好,如果票房超過了三億美元,我也可以輸給你一百萬美元。”
楊葉和瑞恩·卡瓦勞格擊掌為誓,現場的許多人做了見證,大家都饒有興致地等待著結果。
如果楊葉贏了,那他對電影市場的精準預測能力,將使得他掌握的基金變得炙手可熱。
在這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你能賺錢,你能給他們帶來收入,你就是爺爺。
……
像《終結者3》這樣的電影,對于楊葉來說,拍起來其實非常輕松。
很多看似十分危險的鏡頭,他根本就不用在場。
而有吳宇森把控全局,他只需要時不時盯一下,確保電影不跑偏就可以了。
這保證了他有大把的時間到處浪,除了游說美國的富人投資他的基金,還能抽出時間來陪女兒,陪中森明菜。
比如說電影開始后不久,tx開著疾馳的大吊車,將牢牢抓住吊臂尾端掛鉤的t850甩進路邊商店那場戲,非常的驚險刺激,是《終結者3》的名場面之一。
拍攝的時候,自然不可能真的把楊葉掛在吊車上撞房子,楊葉雖然也可以稱之為“超人”,但他沒有鋼鐵之軀。
那這場戲如何拍攝呢?
布景小組花了兩周的時間,在拍攝場地搭建了一座兩層高的商場。
這座商場是特別設計的,確保吊臂撞擊的時候,可以穿過建筑物。
拍攝的時候,替身演員駕駛140噸重的吊車,沿著商場疾馳而去,吊臂的鉤子上掛著楊葉的替身道具,狠狠地把房子撞爛。
為了讓房子倒塌,還得用炸藥去炸,而為了制造出更加壯觀的視覺效果,特效部門還在商場內部放置了一些煙花。
最后,紫氣公司將替身道具換成楊葉的電子模型,電子模型都是前期對著楊葉掃描好的。
剪輯的時候,配合前期拍攝的楊葉的面部特寫,就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幾乎沒人能夠分辨出哪些是cg畫面。
楊葉的團隊經過多年的磨合,搞這些事情已經非常成熟,非常高效了。
楊葉只需要告訴團隊,自己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剩下的事情大家就會自行搞定。
當然,如果遇到技術性的難題,楊葉也會親自出馬。
吳宇森作為導演,對此十分羨慕,這樣牛逼的團隊,正是他夢寐以求的。
只可惜,這支團隊是楊葉一手打造出來的,只聽命于楊葉,他吳宇森只用一驗卡。
在吳宇森使用體驗卡的時候,楊葉卻被美國電影協會mpa請了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