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后世那些視頻網站,每家的片庫都不一樣,想看的視頻多的話,還得充好幾家會員,這踏馬叫個什么事?
當然,統一國際標準,不制作加密光盤也是有風險的,那就是……會產生嚴重的盜版問題。
萬燕vcd還是出晚了,他在做的時候別人也在做,日本大廠jvc的產品出來只比他晚半年左右。
vcd是一個全新的產品,要讓民眾認識它,明白它是一個什么東西,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萬燕為了讓老百姓知道啥是vcd,花了很多錢,做了很多推廣,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利用這段時間,國際四大公司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vcd產品,韓國的三星也趁機殺入。
萬燕等于替人做嫁衣,1995年,在中國市場上賣出了600萬臺vcd。
國外大廠的市場份額達到94%,前十名的vcd品牌有八個來自國外。
不過到了1996年,國內上百家廠商跟進,一通亂戰,又迅速反超,把市場搶了回來。
在這次“百廠大戰”的血雨腥風中,根本就沒萬燕什么事。
萬燕的市場占有率僅有可憐的0.1%,總計賣出兩萬臺,干了幾年,白忙一場。
楊葉推出vcd的時機,比日本大廠jvc早了兩年,jvc的vcd項目搞不好都沒有立項。
楊葉打了一個時間差,他要趁國際四大公司還沒有反應過來,以雷霆萬鈞的姿態,用最快的速度占領市場。
萬燕當時推廣vcd的時候,有一個致命的問題是他手里沒有音像版權,雖然制造出了vcd,卻無盤可賣。
而那時候,市場上又沒有人可以生產光盤,所以人們看到vcd的第一反應是……去哪里買光盤?
萬燕vcd推出一年后,市面上只有五十多種卡拉ok盤,一個電影盤都沒有。
等萬燕費了半天勁,購買了廣州十一家音像公司的版權,開始生產各種光盤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而版權就是楊葉最不缺的,在推出vcd的同時,海量的卡拉ok、電影、電視劇、游戲盤就會紛紛上市,將整個市場塞得滿滿當當。
……
在接下來的會議里面,楊葉首先闡述了vcd的前景。
“現在歐美地區普遍使用的是日本jvc公司發明的vhs錄像機,這個產品比我們vcd的畫質稍差一些,但差別不大。
不過,錄像機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普及,他們換vcd的動機應該不強。
所以我們的主要市場就是在亞洲,尤其是國內,這是錄像機的空檔市場,正好由我們vcd來填補!”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廣大的用戶并不知道vcd是個什么東西,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做推廣。
但我們的時間又非常緊迫,因為那些海外大廠也注意到了這項c-cube技術,正在研發這個產品。
我們必須先發制人,在海外大廠的產品上線之前,就迅速占領市場,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一個劃時代的科技產品,李市長當場許諾會盡力給與政策上的支持。
比如說在兩年內給予稅收上的優惠,幫助企業盡快占領市場。
這一項是最重要的,vcd的生產成本并不低,每臺的物料價格是兩千多塊,萬燕當時翻一倍,售價五千多一臺。
這個售價,說利潤并不是很高,但消費者卻嫌這玩意兒太貴,買了之后又沒什么光碟可以放,寧愿買已經成熟的錄像機。
有了政府減稅政策,楊葉的vcd就可以賣更低的價格,經過商議之后,金山vcd定價為3998元。
等其他公司跟進之后,金山vcd已經做成了規模,成本降低,就可以進一步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