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仔細想了想,說道:“聽說他們兄弟最近拆伙,王京也獨立出來了,原來是因為這個?”
楊葉點點頭:“項樺勝預測到了香港電影的危機,而且他病了,決定收手。
項樺襁卻認為就算港片不行了,也可以及時轉向內地。
于是項樺襁獨自成立中國星公司,準備和內地合作,還要在深圳建片場。
而王京正是借著這個機會,擺脫了兩兄弟的控制,成立了自己的晶藝電影公司。”
徐風恍然大悟,說道:“原來是這么回事!”
她嘆了口氣,繼續說道:“現在電影的錢太好賺了,很多人蠢蠢欲動,想要單干,我們這種大公司的維持成本越來越高了。”
楊葉道:“現在海外進來的熱錢太多了,必然會這樣。但是,雖然我們在電影上賺的不多,但是我們的經紀公司卻賺翻了,不是嗎?”
徐風道:“這倒是,香港現在的生產能力,每年大概能制作一百部電影。
但今年立項的電影已經超過三百部了,每個藝人身上都背了好幾部片約。
為了交片,大家都開始不顧質量瘋狂趕工,那些客戶拿到爛片,虧了錢,肯定要鬧事。仔細想想,這就是要崩盤的前兆。”
楊葉笑笑:“這些獨立公司都是撈快錢的,賺一筆就跑,不會有長久的計劃,但我們不能這樣干。
你看美國、日本那些電影業發達的國家,都是靠大型電影公司支撐的。
大公司可以自己制作電影,可以出錢找人拍電影,有好的劇本也可以投資拍電影,靈活多變。
更重要的是,大公司有自己的人材儲備,一個演員即使沒演技,是花瓶,但是通過拍很多爛片,也有慢慢磨練出來的機會。
比如說張曼鈺,以前大家都說她是花瓶,但她一直拍,有一天就開竅了,現在還成了柏林影后。”
徐風聞言,不由得回憶起往事:“其實我剛剛加入聯邦影業的時候,也不知道怎么拍,是胡導演給我機會,我才慢慢成長起來的。”
“老胡現在身體還好嗎?”
徐風有些愧疚地道:“還行,這兩年都是佩佩姐在照顧他,我也沒什么時間,偶爾才去看望他。”
徐風人雖然沒去,錢是到位了的,楊葉輕輕握了一下她的手,安慰道:“老胡有你們這幾個弟子,真是不枉此生了,好多做子女的都沒這么孝順。”
徐風淡淡笑了一下,回到之前的話題:“如果香港電影真的崩盤了,到時候會怎樣?”
“能怎么樣?有本事的就去其他地方找資源,沒本事就餓肚子。”
崩盤只在剎那之間,到了1995年,除了被陳龍和李聯杰帶走到好萊塢的龍虎武師。
剩下的龍虎武師全都無工可開,連甄子單都沒電影拍了,跑到亞視去拍電視劇《洪熙官》、《精武門》。
結果全香港的武行都去幫忙,好歹混口飯吃。
徐風問道:“那我們應該怎么應對呢?”
楊葉輕描淡寫地道:“拾掇拾掇,轉移到內地去啊。你以為我為什么要在深圳建那么大一個影視基地?”
“原來你早就想好了?”
“我們家大業大,必須要未雨綢繆。香港只是一座城市,未來的結局必然是融入中國。香港電影的結局也一樣,成為中國電影的一部分。”
“那你叫因因移民德國,還轉移一部分資產去歐洲,又是為什么呢?”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我全面投靠某一方,我活著的時候還好說。有一天我死了,別人的孫子想要我家的產業,我們的兒子是給還是不給呢?”
徐風一直認為楊葉對自己的民族的感情很深,是正兒八經的民族主義者,今天才知道,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不由得笑了。
“阿風,你是我最信任的人,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要撐起這個家!”
“好好的你胡說什么呢?”徐風抓起楊葉的手,拍了三下桌角,說道:“百無禁忌!”
楊葉一笑,說道:“你別多想,我的意思是,男人本來就活不過女人,而我又有寡人之疾,走在你前面,是大概率的事情。因因就說我遲早精盡人亡來著……”
“讓你別說了!”徐風捂住楊葉的嘴:“我從來沒有怪過你。”
其實楊葉到處亂搞,徐風嘴上不說,心里還是不痛快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