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劉小莉有了劉小慶這個結拜姐姐。
劉小莉深知劉小慶交游廣闊,路子賊多,便向她討主意。
劉小慶自然告訴劉小莉,想要去美國,找楊葉幫忙是最簡單的,一句話的事。
楊葉沒有問劉小莉為什么想去美國,這就多余問。
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美國是一塊遙遠陌生而富足的土地,人們相信那里有無數的好機會。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不惜付出極大的代價,也要前往美國。
楊葉問道:“你有想過,你去美國之后,靠什么生存嗎?”
劉小莉遲疑了一下,說道:“我會跳舞,找個工作應該不難吧?”
“你看過北京人在紐約嗎?王起明是個大提琴手,和你一樣,是搞藝術的,去了美國,只能淪落到洗盤子。”
其實楊葉用淪落這個詞有點不對,因為這年頭,在美國洗盤子也比在中國當大提琴手賺得多。
劉小莉道:“那……只是電視里那樣演吧。”
“如果你認為電視里都是演的,那我給你舉幾個真實的例子。
《西游記》里演小白龍那個王伯昭,在國內是大明星了。
他86年就去美國了,在那邊找不到工作,靠洗盤子為生。
一直到前年,臺灣導演李按在美國拍《推手》,他才得到機會,在里面演了一個角色。
而王伯昭能演這個角色,也只是一個意外,因為《推手》是李按導演的處女作。
《推手》是在美國拍攝,只有三十萬美元的預算,根本請不起演員。
王伯昭在國內是知名的演員,才得到這個機會。
《推手》得獎之后,王伯昭就順勢離開美國,去了臺灣拍戲。
王伯昭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西影廠的吳天明廠長滯留美國之后,因為年紀太大,洗盤子都沒人要。
他靠擺攤賣餃子為生,若非他的學生張一謀接濟他,只怕已經餓死街頭了。”
楊葉說的話有理有據,都是真人真事,劉小莉聽了,不由得猶豫起來。
她意識到,她把去美國這件事想簡單了。
她以為美國到處都是機會,卻沒有想到,這些文藝界的名人,去了美國之后,過的是這樣的日子。
劉小莉不敢想象,自己去了美國之后,為了生存每天洗盤子的日子。
洗盤子也就罷了,她還帶著女兒,女兒怎么辦?
事實上劉小莉后來去了美國,也是無以為生。
好在她長得漂亮,很快嫁給了一位華裔律師,找了張長期飯票。
后來隨著劉亦霏的成名,這張飯票變得不值一提,又被劉小莉給扔了。
楊葉看著劉小莉的神情,知道她動搖了,隨即說道:“總之你考慮清楚吧。
你要真想去美國的話,我可以幫你,一兩年就可以拿到綠卡。
但我還有一個建議,或許你可以聽一聽。”
劉小莉心中一動,問道:“什么建議?”
“如果你只是想離開這個傷心地的話,其實并不一定要去美國,或許你可以去香港。”
“去香港?”
“對,那里是中國人的地方,音樂家胡偉立五十歲的時候才孑然一身來到香港。
他投身電影配樂,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成了跟黃霑齊名的配樂大師。
而且,這兩年隨著回歸臨近,香港幾十萬的中產階級跑路,掀起了一股移民潮。
你這時候去,正好填補那些人走后的空白,你的才華,也可以得到盡情的施展。”
這一番話,說得劉小莉怦然心動。
這年頭的香港太有錢了,太有名了,是國人需要仰視的存在。
如果能去香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