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見了啞女,他走了出去,他們相對而立,四目相接,剎那之間,夢回童年。
他牽著她的手,一起走進了糖果店。
神最終回歸了平凡,完成了心靈的救贖,找到了真愛!
這是一個完美的結局,電影院里觀眾們被感染了,暴發出熱烈的掌聲。
然而……這部電影不僅僅于此。
人們忽然發現,在背景中來來往往的各色人物,都是電影里之前出現過的人。
醬爆正在泡妞,四眼仔摟著阿珍招搖過市,洪家鐵線拳和他們擦身而過,神雕俠侶依偎著從遠處走來,城寨里的牙醫正站在路口指揮交通……
這個結尾太他媽的神了,人們忽然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虛構的?
之前那些離奇古怪,荒誕不經的種種奇遇,只是男孩的一個武俠夢?
那些所謂的武林高手,其實只不過是男孩每天所見所聞的一些普通人,經過男孩的幻想,才化作了電影中的武林高手?
或者說,在男孩的幻想的世界里,武林之中臥虎藏龍,每一個你身邊看似普通的人,其實都是深藏不露的絕世高手?
這個結局讓電影產生了一種莊周夢蝶,是耶非耶的味道,實在太耐人尋味了!
……
電影放映完之后,在放映廳里掀起了熱烈的討論。
本時空的觀眾對楊葉的《功夫》的態度,和原時空的觀眾周星池版《功夫》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周星池版的《功夫》出來的時候,有很多差評,甚至逗拌都沒有過7分,只有6.8。
因為《功夫》這部電影,對于周星池來說,反差太大了,人們一時之間,根本適應不了。
周星池之前演繹的角色,大多是油嘴滑舌,好色怕事,偶爾出賣出賣朋友的逗比。當然,內心都是善良的。
而那些電影的風格都是以喜劇為主,非常的搞笑,非常的接地氣。
但是《功夫》卻忽然走起了黑暗的風格,電影一開場就血洗警察局,跟著就血洗斧頭幫,跟著就血洗豬籠城寨……
一場接著一場,場面不斷升級,高手紛紛被殺,看著根本不是周星池的電影,而是吳宇森、昆汀的那種暴力美學。
而且,在表演上,周星池也不再繼續之前的逗比搞笑風格,而變得嚴肅大氣,返璞歸真,趨于內斂。
因此,當時好多人都無法接受,認為周星池已經江郎才盡,說他搞笑不夠,特效來湊。
更有國內的媒體對周星池大肆抨擊,說他贏了票房,輸了口碑什么的。
當然,這個媒體搞不好是縫小肛的水軍。
但其實,周星池在《功夫》里最后展示出來的形象,才是他內心之中最渴望成為的形象,勇敢、強大、正直、寬容。
他兒時的夢想,是成為李小龍那樣的功夫高手,但沒有機會,他只能選擇李小龍的第二職業,成為一名演員。
當演員他也沒有成為動作演員,而是成為了一名喜劇演員。
當他功成名就之后,他發現很多人并不尊重他,而只是想看這個屌毛在電影里出洋相而已。
他其實……不能接受這樣的自己。
所以,他后來不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