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是用家駒創作的一首輕柔的鋼琴曲小樣演變而來,卻變成了最終的流行搖滾的風格。
歌曲中有大段的solo,家駒在這首歌中,把過去十年一路走來的困苦挫折,遭受的冷眼嘲笑以及內心的堅持與向往,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子在廢墟之中傾力演繹這首作品的時候,電影畫面不斷閃回。
主角阿駒為了保住酒吧,為了籌辦搖滾演唱會,被欺騙,被嘲笑,打好幾份工去籌錢的畫面,一幕一幕,出現在大銀幕上。
電影開頭那些讓人冷俊不禁的搞笑段子,在這一刻,配合著《海闊天空》的音樂,全都成了催淚的炸彈。
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阿駒在電影中做的那些事,看起來像個小丑,卻因為他在追逐自己的理想,而讓許多觀眾感到心酸不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追夢這件事,其實是非常無助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金錢和勇氣,去對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但還是有無數人義無反顧地往前沖,撞得頭破血流,失敗到無人相信他會成功,失敗到連他自己都失去了底氣。
那種深深的無力感,在《海闊天空》這首歌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它的曲調,滄桑與激情交相輝映的旋律,仿佛能夠洞見人的內心世界。
它的歌詞,那些正氣與激勵的元素,與許多人的人生經歷引起了共鳴。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阿駒唱到這里的時候,無數的街坊鄰居,搖滾少年,抱著樂器,揮舞著旗幟,從四面八方涌了進來。
忽然之間,無人的廢墟變成了人如潮涌大型演唱會,場面瞬間變得激昂起來,葉世榮的鼓聲也變得更加激烈。
“仍然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走遍千里……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電影中激情壯闊的場面,歌聲中不屈不撓力量,瞬間感染了無數觀眾。
許多人感同身受,在這一刻又重新燃起了激情,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
阿駒開始唱第二首歌,《情人》。
beyond的這首《情人》,歌詞內容寫的是一個香港人和一個內地人談戀愛時遇到的困難和阻隔。
這也是楊葉在修改劇本的時候,把王非的角色改成從大陸來香港發展唱歌事業的女孩的原因。
這樣一改,這首《情人》就好像是為了電影中的這段感情量身定做的一樣。
觀眾聽起來,自然就更有感觸。
歌曲的前奏透著一股不舍,凄涼,哀怨纏綿,阿駒在演唱的時候,用的是一種傾訴的語調,像是在安撫情人,又像是在自我告慰。
直到后半段的“多少春秋風雨改,多少崎嶇不變愛。多少唏噓的你在人海”,才終于將情緒宣泄出來,如同在含笑轉身的瞬間猛然淚濕前襟。
而歌曲的最后,伴隨著阿駒的嗚聲,仿佛他淚中帶笑般的漸行漸遠,讓許多觀眾傷感不已。
便在此時,本來已經離去的女主,忽然出現在了廢墟演唱會的現場。
原來她在登上飛機的最后一刻,又改變主意,跑了回來。
阿駒正在哀傷地嗚咽著,在他背后的幕布上,忽然投射出阿菲的身影。
演唱會現場的觀眾一陣歡呼,阿駒反應過來,轉過身去,就看見阿菲站在舞臺邊上,背著手,正微笑望著他。
阿駒放下吉他,走過去和她輕輕擁抱了一下,說出了那句經典臺詞:“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
“哇!”演唱會的觀眾激動得一陣歡呼,而大銀幕之外,電影院里的觀眾也紛紛鼓掌。
這種橋段,算是電影中的經典套路了,百試百靈,屢試不爽。
電影的最后,女主阿菲,飾演超市老板的搖滾教父夏韶聲全都加入了進來,一起演唱《不再猶豫》。【。3。】,
不僅僅是他們,還有香港的太極樂隊,藍戰士樂隊等大大小小的樂隊,全都出現在了廢墟演唱會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