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香港電影人坑臺灣投資人,搞得丟掉臺灣市場的前車之鑒,他們并沒有汲取。
十年之后,大陸和香港簽訂服貿協議,香港電影人集體北上。
當時的畫風是這樣的:你們這群土鱉煤老板,把投資拿出來,要捧哪個女明星告訴我,其他的事不要問,等著賺錢就行了。
雖然有點生草,不過話說回來,對于電影人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投資人。
編劇王海林就說過:“到今天我還懷念煤老板做投資人的日子,他們除了要求找女演員外,沒有別的任何要求,從不干預我們的創作……”
王海林還說,那時候投資人找他們編劇談劇本,要么就是在洗腳房里面談,一邊捏著腳一邊談。要么是在夜總會里面談,一邊喝酒一邊談。
全場的消費都由煤老板買單。
煤老板也不傻,為什么還心甘情愿被人當凱子呢?
因為他們的錢多少有點來路不正,借著拍電影可以把錢洗白,玩女明星其實只是順帶的。
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人北上,雖然坑了投資人,但對內地電影產業的升級,是起到了正面意義的。
內地著名的電影人魏君子后來拍過一部記錄片叫《龍虎武師》,清晰地表明了內地的武指幾乎都是香港武指帶出來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工種剪輯師,林安兒、胡大為他們也帶出了很多內地的剪輯師,比如憑借《推拿》獲得過金馬獎的剪輯師孔勁蕾等。
楊葉并不需要這些投資人,煤老板那點錢他根本看不上,他投資的影視項目,基本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這些年,楊葉投資拍攝的電影不僅大多票房大賣,還在國際上斬獲大獎無數,人人佩服他的眼光毒辣,想跟著上車,分一杯羹。
但楊葉并不是什么人的投資都要的,在海外,他一般選擇和大公司,大財團合作。
比如日本的角川春樹,韓國的李美敬,美國的達納·懷特,這些人本來就是富豪,手上掌握著大型企業,在該國擁有一定的能量。
楊葉沒被臺灣封殺之前,就只和臺灣的中影合作。
之后解封,也接受八大片商的投資,只是為了鞏固臺灣市場。
所以八大片商雖然和香港電影人鬧翻,但和楊葉的關系一直很好,楊記的電影進臺灣依舊暢通無阻。
到了內地,楊葉就只和各地政府和國營電影廠合作。
所以這一次,楊葉打算吸引香港電影人到深圳來拍戲,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不會讓這些人亂來。
……
楊葉見過市長之后,光明影視城的推介活動就開始籌備。
他就繼續在光明影視城拍他的電影。
白天開工,晚上就回香港去陪家人。
偶爾也留在深圳陪陪何晴她們。
何晴很喜歡拍戲,她希望孩子大點之后繼續復出拍戲,楊葉也隨她。
傅藝偉對拍戲沒興趣,她只喜歡錢,想要做生意。
她在原時空做生意,空有熱情,沒有規劃,她覺得林清霞的老公很有錢,就決定代理他的產品,最后賠了個傾家蕩產,只能又出來拍戲。
不過她后來又創業了一次,這次汲取了教訓,從小做大,一步步經營下去,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楊葉對傅藝偉想做生意這件事,沒有反對,琢磨了一陣,說道:“要不然,你就做餐飲業吧!”
明星創業,最好就是做餐飲業,沒有門坎,有錢就能開,還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氣割韭菜。
傅藝偉問道:“你是說,讓我去你的避風塘餐廳?”
楊葉搖搖頭:“避風塘餐廳另外有人在負責,經營得好好的,怎會讓你空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