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樺都一臉懵逼,干嘛鳴謝我我既沒有參演,也沒有投資,什么也沒做啊!
那是因為寧浩因為劉樺投資《瘋狂的石頭》而聲名鵲起,成為名導。后來寧浩搞了一個“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投資了郭帆。
他們這一股電影勢力能起來,劉樺就是源頭。
不過劉樺只搞了兩輪就偃旗息鼓了,而且第二輪其實沒有全部搞完,計劃投六部電影,最后只拍了一部。
楊葉提前十一年發起這個計劃,是想持之以恒地把這件事做下去。
楊葉職業生涯的前二十年,做導演、做主演,已經功成名就,成為亞洲影壇的扛把子。
如今年過四十,他希望轉換身份,更多的是待在幕后,去扶持這個行業的新人。
再說了,以他超前的眼光,挑出來的都是好作品,不至于像劉樺那樣半途而廢。
更可以趁勢為自己的電影帝國網羅人才,名利雙收。
想法出來后,楊葉便立刻在業內推廣這條消息。
整個亞洲范圍內,想進入這個行業的電新人,都可以帶著自己的畢業作品,或是業余制作的短片,或是自己的撰寫的劇本前來競爭拍攝資金。
楊葉擁有全亞洲最龐大的影視資源,他不僅僅是可以出資,在演員、配樂、武指、發行,各個方面,都可以給出幫助。
消息一出,無數懷著電影夢的新人激動不已,紛紛滿懷著希望,寄出了自己的作品,電影計劃。
楊葉將這些東西全都扔給白楊電影公司的創作部門,交給他們初步審核。
挑出一些有特色的,再交給楊葉來過目。
很快,他就收到了一些好東西。
這主要得益于楊葉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得到他的青睞,以此來拍出自己夢中的作品。
尤其是國內,北影、中戲、上戲的學生們,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都沸騰了。
由于國內還不允許私人制作電影,想拍電影,只能加入國營電影廠,一步步做起,慢慢做到導演的位置。
或者找國營電影廠買名額。
北影、長影、珠影這些電影廠每年都能分配到一些電影名額。
但是他們根本拍不完,就會選擇跟一些民營公司合作。
把拍片名額賣給他們,電影上映后一起分錢。
這非常麻煩,必須有關系才行,否則你就算有一身的才華,也只能干瞪眼。
楊葉提出的“亞洲新星導計劃”計劃,給了他們一條新的路徑。
……
七月,暑期檔來臨。
張一謀制作了兩年時間的《黃皮子墳2》終于上映。
這部電影去年就拍完了,但是做后期了一些時間,之前春節檔不太合適,就一直等到暑期檔。
這段時間,張一謀還拍出了他一生的代表作《活著》。
楊葉基本上已經把《鬼吹燈》系列交給張一謀了。
張一謀現在是一部文藝片,一部《鬼吹燈》輪著來。
《活著》已經在香港上映,本埠票房820萬港幣,作為一部文藝片,還算不錯。
《黃皮子墳2》拍的是胡八一、王胖子、丁思甜跟著一個叫做老羊皮的人,前往漠北草原探險的故事。